图解郑州暴雨时间线:4天28次预警,应急响应连提3级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1-07-22 14:42

近日,河南暴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7月22日上午,据央视新闻报道,16日以来,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全省103个县(市、区)877个乡镇300.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3人,失踪8人。其中,截至7月21日下午,省会郑州市因极值暴雨致25人死亡、7人失联。

郑州这场罕见的暴雨到底有多大?暴雨的原因又是什么?郑州市到底如何进行应对?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相关数据,描述郑州这场暴雨及其背后的应急响应情况。

郑州暴雨到底有多大?24小时降水量几乎达年降水量水平!

据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郑州20日16时至17时一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超过我国陆地小时降雨量极值——“75·8特大暴雨”河南林州的1小时降雨量(198.5毫米,1975年8月5日),这也是全球大中城市小时雨强的最大纪录。

据中央气象台统计,7月20日8:00-7月21日8:00郑州24小时降水量达到了624.1毫米,远超其自身的历史纪录189.4毫米,约为其3.3倍。通常24小时降水量超过250毫米就可称为特大暴雨,而郑州这个历史上首个特大暴雨,24小时降水量(624.1毫米)几乎达到这个标准的2.5倍,实为罕见。

此外,国家统计局、河南统计局数据显示,在1998年到2019年这过去的22年里,郑州最高年降水量是2003年的1010.6毫米(当年夏季异常低温多雨),最低年降水量是2013年的353.2毫米,经计算,郑州过去22年的平均年降水量约为638.5毫米。也就是说7月20日8:00-7月21日8:00郑州24小时降水量与郑州过去22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仅相差约14.4毫米,比2019年、2017年等过去10个年头的年降水量都要高。可以说,郑州在这24小时内几乎下了往年一整年份的雨,可以想见雨量之大,雨势之急。

1.jpg

郑州暴雨背后:4天内28次预警,应急响应等级连提3级

此次河南遭特大暴雨后,有关“气象部门是否及时预警”“应急机制是否完善”等问题备受网友关注。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郑州暴雨发生以来的预警和应急响应时间轴,统计发现:在7月18日12时-22日12时这4天内,郑州气象共发布了28次预警信号,包括9次雷电黄色预警信号、8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5次暴雨橙色预警信号、5次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和1次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红色预警。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于7月19日22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7月20日一天内2次提升应急响应等级,目前郑州防汛应急响应已升至最高级I级。

7月21日,据河南省气象台副台长苏爱芳介绍,此次暴雨,河南省、市、县气象部门共发布预警信息1184条,郑州自19日夜间起发布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共11条,短信接收总人次达1.2亿,共向2.25万名应急责任人发送预警54万条。目前,河南省各级气象部门实施24小时战时工作机制,将全力做好此次大暴雨、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保障。

3.jpg

暴雨原因:台风“烟花”起“推动”作用

造成本次包括郑州在内的河南强降水的原因是什么呢?

据新华网报道,河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宁表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阻挡了上游系统移动,导致西风带低值系统在华北、黄淮地区长时间维持。受深厚的东风急流及稳定的低涡切变影响,配合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的强辐合抬升效应,使得强降水中心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造成了河南省长时间降水。

中央气象台在7月21日也表示,因大气环流形势稳定、水汽条件充沛、地形降水效应显著、地形降水效应显著这四个原因,导致河南出现了本次暴雨天气。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国国家地理公众号,本次暴雨还有台风“烟花(IN-FA)”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烟花”,河南也不会有副高南侧的太平洋水汽,虽然也会下雨,但很可能就是普普通通的暴雨,强度不可能如此猛烈。21日过后,随着台风“烟花”逐渐靠近大陆,水汽输送被台风逐渐截留,河南等地的强降雨才会减弱,完全结束则可能要到23日。

实际上,历史上有不少因受热带气旋(特别是台风)活动影响所引起的极端暴雨现象。如:1975年“75·8”暴雨主要就是受7503号台风(Nina)影响所形成的。1975年8月5日至8日,河南暴雨中心泌阳县林庄6小时雨量830.1毫米,24小时雨量达到1060.3毫米,3天雨量1605.3毫米。此外,1996年7月31日,台湾嘉义县阿里山录得24小时降雨量1748.5毫米,主要受9608号台风(Herb)影响所形成;2004年8月12日,浙江温州乐清市砩头录得24小时降雨量874.7毫米,则主要受台风云娜(Rananim)影响所形成。

2.jpg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击暴雨!

虽然这场极端暴雨给郑州当地造成了巨大破坏,城市内涝严重,大量群众受困,但我们可以看到:当地政府正积极组织力量救援,消防、军队、民间救援力量等都已经出动。

多方驰援的同时,受灾群众积极互助互救,当地多家商家免费提供休息场所及热水、食物。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全国各地的网友们也自发转发扩散救援知识、辟谣等各类有用信息,为救援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

天灾无情,人间有情。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河南加油,郑州挺住!

请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唐静怡 方晓林

设计:沈淑婷 陈志芳

数据来源:中央气象台、国家应急管理部、郑州气象、郑州发布、国家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局、媒体公开报道等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1年7月22日12:00

编辑:唐静怡,方晓林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