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短缺情况仍在持续,并有可能进一步加剧。8月17日,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在朋友圈上表示,因马来西亚疫情加重,博世在马来的上游芯片供应商已经关闭部分生产线至8月21日,博世ESP/IPB、VCU、TCU等芯片将受到直接影响,预计8月份后续基本处于断供状态。
据悉,此次关闭生产线的芯片供应商为意法半导体,此前其在马来西亚的生产线已因疫情两次封厂停产,此次再度被当地政府要求关闭部分生产线至8月21日。根据徐大全所述,该工厂有3000多名员工,其中因病疫去世的员工有20多名,有上百人感染。
“对祖国汽车行业带来的巨大影响,我们深表歉意和无奈!” 徐大全说,“面对众多主机厂的渴望,这边也生不如死。”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随后转载了徐大全的朋友圈并评论:“抽芯断供供更苦,举杯销愁愁更愁。”
何小鹏转发评论马来疫情致芯片断供
而在此前的8月12日,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在社交媒体上直接向瑞萨电子和博世“开炮”,称两家公司为供应链的“最大问题”,导致特斯拉不得不在某些“标准”汽车芯片的极端供应链限制下运营。
公开资料显示,马来西亚当地有超过50家半导体厂,其中包括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德州仪器、安森美等汽车芯片巨头。在整个汽车芯片供应链中,马来西亚在半导体封装测试环节占比最多,占全球产能份额达13%,因此其疫情加剧导致的部分生产线关闭对于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都有着重要影响。
今年以来,芯片短缺一直困扰着汽车行业,导致汽车产量下降、芯片价格飞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6.3万辆和186.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5.5%和11.9%,环比分别下降4.1%和7.5%。今年前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44万辆和147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2%和19.3%,增幅比前6个月继续回落7个和6.3个百分点。中汽协表示,芯片短缺是汽车产销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南都此前报道,今年以来行业曾数度对芯片短缺情况缓解时间有乐观的预测,认为最早7月即可逐渐缓解。但不幸的是由于疫情反复,芯片短缺仍愈演愈烈。有机构近日分析认为,芯片短缺或导致全球汽车产业损失1100亿美元,今年全球汽车产量或将下降500万辆左右。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汽车芯片替代成本高昂,且涉及刹车控制等关键环节必须经过长时间严格的技术验证,因此尽管国内芯片供应商已开始进入汽车芯片领域,但短期内仍难解燃眉之急。短期内全球对于汽车芯片短缺问题并无太好的应对方法,只能寄希望于疫情尽早缓解和生产线尽快恢复。
出品: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研究课题组
采写:南都记者 徐劲聪
编辑:徐劲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