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间,圆通速递披露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圆通保持营收、业务量显著增长,但净利润同比下滑超三成,毛利率持续缩减,盈利能力有待提升。而在圆通看来,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正面效应以及自有航空的优势正在持续显现。
营增利减,净利润同比下滑33.5%
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圆通实现营业收入194.95亿元,同比增长33.70%。其中,快递行业收入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贡献了近85%的营收,具体收入为165.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52%;货代行业收入19.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6%;航空业务收入5.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97%。从增长速度来看,圆通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6%),表现较稳健。
在业务量方面,上半年圆通业务完成量74.11亿件,同比增长50.14%,占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的15.01%,较2020年同期提升0.44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有所提升。而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93.9亿件,同比增长45.8%,低于圆通业务量增速(50.14%)。
营收稳健,业务量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圆通依然躲不过快递行业的普遍问题——增收不增利。2021年上半年,圆通归母净利润6.46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9.71亿元,下滑了33.5%。在毛利方面,圆通上半年快递业务毛利率为5.78%,同比下滑4.26%,货代和航空业务毛利率也分别同比下滑了6.88%和5.84%。
此外,单票收入仍持续走低,上半年降至2.18元/票,同比下滑7.62%。单票毛利0.10元,同比下降55.14%。
圆通表示,毛利率的下降,除快递价格下降因素外,还与人工薪酬福利水平的升高、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相关,因快递行业目前在揽件、分拣、转运、投递等各个操作环节仍存在较大人工需求。未来,国内宏观经济和政治变化、汽油及航油价格波动、城市劳动力薪酬水平上升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快递行业单票收入的下降和经营成本的持续上升,进而使得公司毛利率出现波动。
通过数字化转型强化成本管控
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业务同质化导致快递价格不断下降的现实下,控制成本的能力成为了快递企业重要竞争力之一。
记者注意到,在半年报中,圆通多次提及公司数字化转型对成本管控的正向影响。圆通表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聚焦和深化成本管控各项举措,以数字化管理工具为抓手,精准管控全链路、全流程各项成本,实现全网一体降本增效。
从单票快递产品成本降幅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取消和成品油价格回升等影响下,2021年上半年公司单票快递产品成本整体较去年同期下降2.63%。
同时,公司干线运输车辆单车装载票数较去年同期提升超20%,在成品油价格回升和高速公路收费减免等税费优惠政策取消的影响下,公司单票运输成本0.51元,较去年同期相对持平。此外,公司人均效能同比提升超20%,单票中心操作成本0.31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02元,同比降幅达5.52%;单票面单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12.76%。
不过,在单票网点中转费方面,公司上半年较去年同期上升了83.97%,圆通表示主要系结算政策调整所致。至于结算政策是如何调整的,圆通没有在报告中作明确解释。
在圆通看来,数字化转型为其提高管理效率、精细管控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有效抓手。近日,圆通总裁潘水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快递行业作为典型的服务业,其数字化转型的第一要义,就是提升服务品质,最终实现降本增效。同时,他认为数字化转型必须成为“一把手”工程,可见未来,圆通或将继续加大投入,全面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
“今年下半年,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正面效应将逐步释放。”潘水苗对圆通的数字化转型充满信心。
打造自有航空优势,航空业务盈利能力仍需加强
自有航空,也是圆通区别于其他加盟制快递企业的根本优势,作为国内仅有的两家拥有自有航空公司的民营快递企业之一,圆通紧抓货运航空领域布局,期望打造差异化竞争,强化自身壁垒。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自有航空机队数量10架,其中波音757-200共6架,波音737-300共4架。上半年,圆通航空开通、运行了多条国际航线,盐城—首尔、盐城—大阪、青岛—东京成田、烟台—东京、烟台—大阪、昆明—达卡、昆明—金奈、昆明—拉合尔、昆明—卡拉奇、西安—达卡、义乌—马尼拉、长沙—马尼拉、杭州—首尔、杭州—大阪等。
可以看到的是,圆通航空着力布局亚洲地区的航空货运网络,目前航线范围已基本覆盖东南亚、东北亚等区域。
圆通认为,随着国内快递行业逐步由价格竞争转向服务质量竞争,以及国内快递企业的激烈竞争逐步从国内市场拓展至国际市场,自有航空运输网络将是未来行业竞争的制胜点。
上半年,圆通航空业务收入5.89亿元,较上年增长26.97%。但值得注意的是,航空业务成本为5.07亿元,同比增长了36.23%,成本增速高于收入增速。自有航空虽是圆通区别于同行的竞争壁垒,但如何提高自有航空的利用率与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自有航空的盈利能力,才是圆通依靠“空中战队”实现差异化突围的关键。
奥一新闻记者 林思思
编辑:林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