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州这里或将崛起一个绿色宜居港湾城市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地产
原创2021-09-24 22:57

1400年前,黄埔既是广州的外港,也是千年商都重要支撑之一;建国初期,在工业浪潮推动下,黄埔文冲造船厂、南方制碱厂轰轰烈烈兴起,人口密集,配套丰富;至今,浓厚的生活氛围让黄埔甚至有点老广的味道,因此现在很多人对黄埔的第一印象仍停留在亟待更新的老城旧巷、缺乏活力的传统产业。

图片5.png

黄埔港图。来源:广州黄埔发布

其实更多人看到的,是“黄埔蜕变”:

政府定位的第二CBD;

GDP连续6年稳居全市第二;(来源:广州统计信息网,时间:2021年5月17日)

以全市6.5%的土地面积,创造全市40%的工业产值;(来源:广州日报,时间:2021年9月15日)

广东首个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在广州黄埔揭牌;(来源:广州日报,时间:2021年9月8日)

百度Apollo三大中心落地广州黄埔,智能网联辐射大湾区……

而近日,《黄埔临港经济区“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发展总体思路是“三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港城都市化。

可以预见,未来五年,一个绿色宜居的全球智慧创新港城将有望在这里成型。

新规划下,黄埔临港经济区起航

“城以港兴,港为城用”。这句话,概括了一个港口之于一座城市的重要意义。具有两千年历史的黄埔港,见证了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步与繁华,如今,黄埔临港经济区又引领着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潮流。

《规划》清晰地描绘了黄埔临港经济区的转型之路,可以概括为10个字: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数字赋能实体经济方面,实现产业数字化。《规划》提出将推动黄埔港区域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形成智慧物流、数字化贸易,加速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并通过引进新型跨境电商、数字金融等业态,打造服务“一带一路”的新贸易创新中心。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引擎。广州把至前沿的产业布局在这里,足以看出广州对黄埔临港经济区的重视程度,区域的未来值得期待。

图片6.png

黄埔国际邮轮城效果图。来源:广州黄埔发布

在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方面,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地。黄埔GDP仅次于天河,位居广州第二,但目前还是以传统的实体产业为主导。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规划》提出大力推进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实体产业赋能,推动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无人驾驶、公共服务等领域创新应用,不断丰富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打造国家级软件名城示范区。

2035年远期目标,临港经济区要实现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多个系统升级,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港城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可以看到,作为黄埔门面的临港经济区,目标也从不局限在广州,而是面向湾区,面向世界。

站在数字经济的风口上,千年古港迎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港城底蕴,都市化进程一路高歌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将会带动人才、产业、资金和技术聚集临港经济区,这里或将虹吸大量消费和居住需求。如何在庞大的消费和居住需求大势之下,解决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的问题?

《规划》中“港城都市化”的提出给出了答案,指明了黄埔接下来的城市更新策略和思路。

港城都市化,这是基于临港经济区先天的港湾条件、城市更新提出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港口与城市空间整合和功能优化,一方面,托港湾经济、数字经济打造出世界一流滨水区;另一方面,通过城市更新,释放更多的城市拓展空间,为城市的永续发展提供动力

配合黄埔老港码头转型升级,打造世界一流滨水区。实现黄埔港岸线与腹地、空间与配套、景观与功能“三统筹”,港、城、岸、岛一体化发展,鱼珠、黄埔老港一带更新改造有序推进,未来将建成港城融合示范区。

图片7.png

黄埔临港经济区。来源:广州黄埔发布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释放高品质城市空间。黄埔区的城市更新进入快车道,取得了惊人的成果。2020年,该区旧村拆除面积1490万平方米,当年拆除面积占过去10年的78%,总量超历年总和。而2021年1月至6月,“火力全开”的黄埔拆除旧村8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0%,占全市总量的80%,城市更新各项指标数据继续领跑全市。(数据来源: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局,时间:2021年7月14日)

未来,这里围绕黄埔港滨江区域,规划新型城市综合体,布局高端酒店、商贸休闲、医疗养老、文化传媒、演艺等多种业态,将全面提升配套服务体验和城市形象。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港城都市化三大关键点,指引着黄埔城市更新方向,助力黄埔稳稳踏入全球城市竞争的主赛道之上。过去,广州的发展看北京路、环市东;踏入千禧年后,广州的发展看珠江新城;而未来广州的发展不妨对黄埔临港经济区拭目以待。

万科雄心,港湾大城蓄势待发

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其核心价值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有机更新,意味着既要推动城市空间的重塑,完善城市功能的配套,又要通过产业引入、生态环境修复等,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提升,达到城市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环境与居住的有机融合。

作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万科一直关注城市的发展方向,无论是杭州良渚文化村,还是广州永庆坊,均是万科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典范之作。

如今,更是在城市更新如火如荼的广州黄埔,全力打造一座港湾大城,蓄势待发。

自2010年黄埔区沙步村首次提出全面改造的战略目标,到拆迁补偿方案通过,中间酝酿了8年。至2019年万科入驻,沙步真正进入落实全面旧改的攻坚阶段;随后在2021年,黄埔新城项目破土而出。

得益于深耕广州18年,万科已储备丰富的城市更新经验。但沙步村旧改规模之巨——相当于在广州东进发展轴上再造5个猎德村,于万科而言无疑是全新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注:沙步村占地面积约158万㎡,猎德村占地面积约31万㎡)

图片8.png

万科黄埔新城效果图

正因遇到沙步,万科才有机会开展对高能级港湾生活的实践:一座建面约404万㎡(规划中),配套比例达25%,集住宅、商业、办公、酒店、 公建等业态于一体的配套大城,是广州万科历史规模最大的项目。

正因遇到万科,黄埔人对品质空间和品质生活的向往,可从想象转化为具象:规划11所学校、建面约100万㎡综合商办、占地约5万㎡城市级绿肺、建面约3万㎡医疗养老,未来将共同组成一个可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生活需求的现代大城,实现“少有所学,壮有所成,老有所养”。

图片9.png

万科黄埔新城配套规划图

五年后的黄埔临港经济区,有望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全球智慧创新港城。而沙步村的城市更新,也将与这一城市级战略定位同频共振,在港城都市化的推进过程中,打造湾区人居先行范本。


本广告为要约邀请,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最终签订的买卖合同为准,以上是对项目周围环境、交通及其他公共设施的介绍,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了承诺。本物料所有图片及文字仅供参考,所有资料以政府最终批复之法律文件或实际情况为准。项目宣传资料对项目周边幼儿园、学校、商业、交通等配套资源的介绍旨在提供相关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公司对就学安排作出承诺。教育资源的名称、办学性质、办学规模、学位设置、开学(班)时间、招生条件、收费标准及招生区域存在调整的可能,应以政府主管部门及办学方颁布的政策规定为准。地铁、高速路走向、运营时间等均以广州市政府公布信息为准。


文/伊晓霞

推广

编辑:黄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