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电动车改装乱象,有待各方更高效协同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1-10-28 17:35

近日,南都就电动自行车改装乱象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外卖众包兼职的电动车已成改装“重灾区”,虽然多数平台均要求骑手使用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国标,有的还强调“禁止改装”。但是,仍有骑手表示加入众包后,电动车是否改装基本上很少有人管。在广州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背景下,如何更好治理外卖骑手非法改装的问题不容忽视。

800x450_616e2540a94e0.jpg

记者走访发现,“009”型电动车价格低、易改装,广受外卖骑手欢迎。

众包外卖小哥成为电动车非法改装的重点人群可以理解。“时间就是金钱”在这一群体表现得尤为明显,“有的订单可能因为迟到一秒钟要被扣钱”“改装过的车和没改装过的相比,大概每个月能多赚3000元”,骑手声音表明了他们进行非法改装的动力和原因——只要电动车的车速提上去,对收入的影响显而易见。

然而,工信部2018年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这一强制国家标准把电动车最高车速限制在了25km/h内,而只要经过非法改装,限速的设计就能够被突破,达到40公里每小时。与机动车中长途行驶不同,一个外卖小哥通常会负责某一片区域的配送,这就决定了外卖配送一般是以短途为主,以穿梭各种道路,特别是人行道为特点,即便是未以最高时速40公里行驶,突破国家标准进行改装的非法电动车也具有相当的危险性。

尽管危险,但外卖小哥按照新国标进行送餐的意愿显然不足。当行业已经通过非法改装获得了切实利益,再想变回去困难重重。尤其是这笔增益并不低,美团外卖发布的《2020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月收入在4000-8000元的骑手比例为45.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7月在北京进行的一项调研发现,大部分骑手的收入集中在5000—8000元,此外,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在2019年7月-2020年对武汉的快递员和外卖员所做的调查则显示,外卖骑手的月均工资为5882元。

结合外卖平台与社会研究不难发现,在广州,5000-8000元的月收入或许较能反映实际,而一旦非法改装电动车,就能增加外卖员1000元以上的月收入,严格按照新国标配送自然缺少现实动力,即使众包平台有相关规定。

目前来看,在内生性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规范电动车行驶需要从外部着手。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关于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的通告》征求意见稿要求,符合新国标并获得CCC认证的网约配送车需凭借有效材料登记核发号牌和行驶证,且配送车辆应当以网约配送企业名义进行登记。这以行政管理的方式对责任进行了更明确的划分。如果是先改装,自然就无法上牌,而如果是“先上牌后改装”,则能够追索个人改装和企业管理的责任。问题在于,如何更好监管。

比如,在南都记者对广州黄埔区广新路一家电动车店的暗访中,虽然该店所售的各款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说明都写着“限速25km/h”,但店员却告诉记者,“可以调,到时候手机上面给你改一下就行,上牌的时候再给你调回来。你也可以自己调,很简单的,就一个代码而已。”所以,如果非法改装是对车身进行一番改造,监管的执行就能够得到保障,而倘若解速仅仅是通过一个代码,则监管被绕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在技术层面,是通过代码变更痕迹发现问题,还是对代码更改权进行限制,还有思考空间。

以外卖骑手的非法改装车为中心,向上要压实企业管理责任。毕竟,车辆是以企业名义登记的,登记时没有问题,登记后被发现问题,说明怠于行使管理责任,要根据非法改装车辆造成的后果做出相应处理。向下要对非法改装的店铺进行查处,国务院《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试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早已将助力车(电动自行车属于助力车的一种)转为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而私自对电动车的改装涉嫌行政违法。当然,这已经不是交警部门一家的工作,需要多部门齐发力,共协同。

而当所有监管落地,避免以罚代管,就外卖小哥积极非法改装可能反映的问题,诸如配送时长设置、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更为合理的路权划分等是否有助于促进群体发生内生性转变,需要更为细致的研究。

当下而言,电动车超速行驶于驾驶员、于行人危险程度都不低,其治理无异于一项疏通城市毛细血管的考验。

编辑:何起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州电动车治理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