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革命•福田表达”小学语文红色文化专场在南华小学举行

南方都市报APP • 福教动态
综合2021-12-02 18:08

近日,“课堂革命•福田表达”小学语文红色文化专场在南华小学举行,本场活动聚焦“双减”背景中的课堂新生态,突出小学语文红色文化教育。全国小学语文知名专家王崧舟、杨建国、文恒益等同台献艺,活动吸引了全国线上线下2.6万人观摩。

800x534_61a7049c5a7a4.jpg


活动展示课上,福田区南华小学校长余云德带来的是《少年中国说》,他采取“从散漫走向惊人”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先读懂文本,再联系生活实际,用朗读的方式“读”出经典的魅力,积累建构“四字成句、排比象征、逢双押韵”和“起承转合”等语言。

“这节课令人震撼,不断的任务驱动、不断的情景创设、不断的鼓励和启发、不断的引导和指导,学生从文本到情感,始终洋溢着学习和创造的快乐。 ”福田区教科院课程与教学部部长张玉彬观课后感叹道。

800x534_61a7049c35ca2.jpg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随后,南华小学教坛新秀、深圳市语文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洪钰龄和钰龄班学生为大家带来《七律·长征》一课。洪钰龄对《七律·长征》课程设计融合,借助朗读、引读、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深入了解革命岁月中,红军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和红军战士面对困难时的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精神,把红色文化培植在学生骨髓里。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杨建国指出,余云德执教的《少年中国说》从课文出发,尊重语文要素及目标,让学生借助文章关键词语紧紧围绕主线,抓住了文本的“根”,利用多种朗读形式演绎,促使学生理解、体验,激励学生抒发内心最炽热的爱国情怀。

“洪钰龄对教材把握的程度非常精准,特别是在课程的情感、精神方面。让学生在朗读时,读出了诗歌中的一些意境,而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也体现了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杨建国在点评中还特别强调了语文红色文化课,要重视语言文字阅读和品读。

福田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委教育纪工委书记李建功在致辞中说道,此次“小学语文红色文化”专场是一项有内涵、有思想、有深度、有广度的教育实践,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建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课堂新生态的有力举措。

随后活动中还举行了余云德《儿童阅读教学案例》新书发布会,这是余云德在做福田区语文教研员时,带领研究课题组深耕六年的匠心之作。“《儿童阅读教学案例》帮助所有的老师能够顺利的开展阅读指导课,让阅读更有策略,让阅读更有乐趣,让阅读更有质量,”江西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文恒益对“课堂革命·福田表达”及新书首发仪式表示祝贺。


品读红色经典 建构运用语言

本次“课堂革命·福田表达”活动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王崧舟教授带来一堂动人展示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在这样一篇有距离感的回忆性文章中,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到文本世界中去?难文浅教,并非停滞于表面,而是深入浅出,王崧舟教授的执教给了观摩教师作了很好的示范。

800x534_61a7049c484f5.jpg


在整节课设计上,王崧舟将核心目标巧妙地贯穿于全文、利用情景创设,带领着学生走进李大钊及其女儿的内心世界,深刻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在文体主线的展开过程中,学生不断感受着先烈的革命信仰与革命气节,润物无声一般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浸润与陶冶。

展示课后,王崧舟教授为观课老师作了《如何上好红色文化课》专题讲座。他分别从“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编排体系”“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要求”“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分享了他专业独特的见解。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编排体系方面,王教授认为需要聚焦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要求的梯度性及编排的灵活性。

革命文化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革命文化教育和语文要素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进行革命文化教育、语文教学责无旁贷,且任重道远。”王崧舟教授表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革命文化教育的语文途径,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的同时,丰富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内涵,培养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据悉,2018年年初,福田率先启动面向全国的区县级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课堂革命·福田表达”,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展示福田教改经验、教师风采。先后举办小学语文、小学数学、中学语文、智能教育、初心德育等20多场教学展示活动,线上线下观课人次达500多万,得到了全国教育同行的高度评价和持续关注,表达了福田课堂变革的经验与主张。该活动面向全国输出课堂改革“福田方案”的同时,更成为新时代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全国教育同仁都向往一展风采的平台,彰显了福田课改经验的领军作用,提高了深圳在全国新课程改革中的贡献度。


文 朱晓芳 谭晨冬 陈晓玲

编辑:罗悦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