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匠心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精心建设美丽乡村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1-12-31 19:23

“禅城的‘厕所革命’让如厕这一过去难登大雅之堂的事,成了居民津津乐道的好事,彰显了地方党委政府在推进厕所革命中的高度、精度、宽度、深度和温度。”这是2021“佛山之治”三大榜单之“为群众办实事”点赞榜评委会对于年度先进示范案例——佛山市禅城区农业农村局申报的“厕所革命”案例的点评。

而卓有成效的“厕所革命”正是禅城区农业农村局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缩影。禅城区农业农村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围绕“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评选等活动,努力构建城乡人居环境整治长效工作机制,实现乡村美丽的“蝶变”,擦亮乡村振兴底色,有效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WechatIMG129.png

搭建整治比拼舞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家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村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禅城区农业农村局瞄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短板弱项,以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村庄清洁行动等为切入点,以明检、暗检、区和镇街主管部门评价、城管考评成绩等为依据,综合评定全区53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阶段性成效。

搭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比拼舞台,启动“禅城乡村美丽季”系列活动,出台《“美丽共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评选方案》,从2020年起,连续3年每年安排约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比拼奖励,奖勤罚懒、压实责任。在鼓励先进方面,每季度评选出10个“红榜”先进村、6个成绩进步村;每年底再评选出10个年度“红榜村”,获评的村可得到定额财政奖励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同时鞭策后进,每季度同步评出“黑榜”后进村。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作,禅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更加突出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例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参加考评,各镇(街道)主管部门开展交叉检查,有效拓宽了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面。

WechatIMG128.png

各村通过“红黑榜”比拼,及时查漏补缺,完善乡规民约,不断健全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收运、村民建房管理等事项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同时又积极发展美丽经济,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形成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吸引优质企业进驻,推动集体经济与美丽乡村共生共荣。

科技支撑,探索环境整治智慧化课题

为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问题,禅城从2021年开始建设“乡村大脑”信息化平台,积极推动数字化乡村建设,以便捷化、系统化的科技手段,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智慧化管理。

一方面,实现了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人人参与的格局。以行政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形成人居环境网格,利用“乡村大脑”的“民意汇聚”等模块,每一个村民群众都可以提交问题,大家都是人居环境的“网格员”和“监督员”。对于村民群众提交的问题,系统经过甄别以后将会派给有关职能部门或各村委会、村民小组处理,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现场收集、梳理分析、派单处理、结果反馈等实现闭环运作。

另一方面,提升了人居环境整治科学化决策、精准治理的水平。提升了人居环境整治科学化决策、精准治理的水平。“乡村大脑”设置农村人居环境预警监督管理库,采集、分析平时人居环境数据,对突出问题进行预警监督。同时,还可以主动推送人居环境整治的数据资源给相关的部门,实现乡村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促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精细化,实现农村人居共建、环境共治、美丽共享。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自觉行动,我们的村庄才会更加美丽。”各村环境整治全民参与、人人尽责的氛围正加快形成。在今年9月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反馈2020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情况中,禅城区在珠三角片区参与考核的27个县(区、镇)中排名第8名,综合评价为“优秀”等次。


采写:南都记者刘钰滢 通讯员黄慧慧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刘钰滢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