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大省广东加大纾困政策支持力度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2-03-03 19:24

南都讯 广东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大省。3月3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下行影响,当前我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仍然面临经营成本上升、市场开拓难等问题,生产经营困难明显加大。”同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曦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今年1月以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听取了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市场主体等各方面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政策措施》。

pic_1120255

3月3日,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目前,广东省市场主体超过1500万户,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广东省民营经济单位数达1476.54万户,同比增长10.2%,其中私营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630.56万户,约占45%,个体工商户837.37万户,约占55%。民营经济吸纳全省六成以上就业人口。

在前述新闻发布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介绍,《政策措施》兼顾了纾困帮扶和创新发展两大方面,从七个方面提出了25条具体措施、68个政策点。其中,降成本方面3条、市场开拓方面3条、权益保障方面3条、融资方面5条、人才支撑方面3条、创新方面4条、个体工商户精准扶持方面4条。

政策适用于各类中小企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零售业、餐饮业等16个行业。

《政策措施》突出亮点:

一、大力推动“小升规”。2022-2024年,继续实施并优化调整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小升规”)奖补政策,各地各市加大对“小升规”企业的帮扶,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


二、发放消费券、服务券。聚焦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文旅、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支持各市定向发放消费券、服务券,省按2022年1-9月各地实际兑付数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


三、实施制造业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补贴。2022年对省内注册、持续经营的制造业小型微利企业,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补贴资金作为不征税收入管理,由企业用于社保缴费、员工待遇发放等支出。


四、进一步加大信贷风险补偿支持力度。鼓励各市设立完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和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池,加大风险补偿资金投入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省对风险补偿实施情况较好的地区给予奖励。


五、推动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将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等相关指标作为财政资金存放管理的参考依据。通过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等配套服务,加大金融科技赋能,提高中小企业融资便利性。


六、加大上市服务力度。深化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合作,加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指导。支持证券中介机构加大服务中小企业上市、挂牌力度,对服务省内中小企业成功上市、挂牌增量排名前列的证券中介机构给予奖励。


七、降低场地使用成本。鼓励各地在工业园区及产业集聚区集中建设标准厂房,分割出售或以优惠价格出租给中小企业,鼓励各市对产权出让方或出租方予以适当补贴。


八、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对于200万元以下的货物、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这类小额采购项目,原则上全部预留给中小企业;超过前述金额的采购项目,预留该部分采购项目的4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70%。


九、推动“专精特新”发展。省对国家新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在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等专项资金中对国家和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予以倾斜支持;鼓励各市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十、推动数字化转型。鼓励平台型企业运营产业园区,丰富技术、数据、供应链等中小企业服务供给。省对平台型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带动中小企业普惠性“上云上平台”,促进中小企业体系化转型发展。

2021年,广东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78万亿元,同比增长7.8%,占全省经济比重54.5%;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8%,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52.9%;上缴税收1.29万亿元,同比下降8.5%,占全省税收比重48.6%。

据王曦介绍,近三年来,广东省新增减税降费7400亿元,累计培育429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70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采写:南都记者 黄姝伦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编辑:黄姝伦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