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昨日发布公告,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全市公交、地铁停运,全市社区小区、城中村、产业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非城市保障型企业停止运营或居家办公。全市各区全面升级疫情管控,市民重点生活必需品供应情况备受关注。一时间,各大生鲜平台、超市肉菜抢购一空的图片在朋友圈传开。随后,相关方面呼吁市民莫慌,深圳市民“菜篮子”供应量足价稳。深圳7天 “慢生活”的首日,市民的生活必需品供应情况如何?
市民:
抢购不因为担心物资紧张,而是担心运力不足
市民吴女士3月13日下午在社交平台上刷到超市“菜都卖光了”的讯息,抱着试一试的心情,3月13日下午做完核酸,她来到家附近的超市看看能不能补点货,“没想到肉、菜还挺多的,我囤了一周的量,另外也买了一些零食速食”,整体下来,总共消费1000元,基本挺过深圳这即将被按下“暂停键”的一周了。但她也称,买完菜回到家才看到朋友们都在说线上生鲜平台已经很难抢到菜了,“真的万幸下午去了一趟超市”。吴女士坦言,抢购倒不是因为担心物资供应不足,自己对深圳物资供应能力有绝对的信心,而是担心运力不足配送紧张。
3月14日,南都记者多渠道了解到,天虹、盒马、山姆等线下门店的肉菜供应量比较充足,但线上订单显示的送达时间均有所延迟。
城中村内不少居民选择如往常一样购菜,有人认为不必紧张
14日早上7时许,居住在宝安区41区城中村内的王先生在一家猪肉店铺店购买了总价37元的猪肉,他表示并没有专门多买、购买量与平常差不多,昨晚他也没有特意出去囤积蔬菜。“超市(供货)其实都没有紧张,是他们自己紧张。”
与王先生一样,李先生也并没有在昨晚特意下楼“囤货”,“早上买新鲜一点嘛”。他告诉记者,手里提着的两大袋子蔬菜与平常购买的量差不多,足够家里6、7口人吃2到3天。因为从家到市场来并不是很方便,所以他每次都会一次性购买这么多食材。
另一位居民张先生则选择购买相比平常更多一些的食材。因为昨天晚上没有出来买菜,今天他利用平常的跑步时间,来到菜市场买了两袋蔬菜,随后又购买了生肉、鸡蛋、粉条等食材。他表示,家里共有4口人,今天出来购买的菜量相比以往多了1倍,差不多能吃“3、4天左右”。
线下门店
坂田天虹:员工提前一个小时上班,线上半天订单量已是平时全天量的7倍
3月14日,南都记者从坂田天虹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该门店不但增加了肉菜的供应量,也加派了到店人手。3月14日早上,该门店员工7点半就上班了,比平时提前了一小时,还从百货员工中抽调了20人协助物资准备,公司货仓也全停休支援各店物资配送,以确保满足周边顾客需求。物资方面也加大了供应量,将腾出百货区域位置用来备货。
天虹坂田店平时以线下销售为主,3月14日线上订单猛涨。据统计,该店3月14日上午半天就接收了748单天虹到家线上订单。而平时,该店全天的线上订单在100单左右。
钱大妈(上品雅园店):大爷大妈买菜激情高,员工给预定客户备菜也靠“抢”
3月13日晚上, 钱大妈(上品雅园店)的客户微信群里,街坊邻居预定肉菜的热情要比往常高,考虑到备货、配送等因素,店家只好在22点截止了订单接龙。3月14日清晨7点多,店家就在微信群里告知客户,肉菜已卖空,员工给订单客户备菜也靠和大爷大妈一起“抢”,订单基本能满足,但菜品不一定全,整理好后会陆续送上门。
据门店员工反馈,上午11点30左右,预定客户基本都收到了肉菜,速度和平日差不多,3月15日还将加大供应量。
城中村肉菜店铺:蔬菜进货量加大,有店主预计供货无问题
14日早上6时30分许,在宝安区41区城中村一家兼有经营蔬菜鲜肉的超市内记者看到,货架内蔬菜鲜肉供应充足,已有多位居民前来选购商品,现场未出现紧张抢购的情况。超市门口停放着一辆装载着蔬菜的中型厢式货车,据正在卸货的供货商介绍,今天他从批发市场运来超市的蔬菜量比平常“多不到一半”,估计今天的蔬菜量应该是足够了。但他提到今天批发市场那边供货量受到了一定影响,本来预计要10袋的土豆他只拿到了4袋。
41区内一集中菜市场的蔬菜档口。
在城中村内一家集中菜市场内,一位经营蔬菜生意的档口老板正在将刚进的蔬菜摆上货架。他表示,今天的进货量相比平常多了一半,但他早上去批发市场进货时,已经有很多人提前去提货,他只能“看到什么拿什么、晚点去就没有了”。
老板提到,昨天晚上还有居住在南山的居民在网上向他们预订蔬菜,大约有十几单,“已经很久没开(网上订菜)了”,昨晚临时出现较大蔬菜采购需求所以才临时开通。不过他表示,这些居民的订货量并不多,大约是1、2天的量。“买太多放家里也会坏,不用担心(买不到)的。”
在另外一家专门经营生猪肉的店铺内记者看到,店内经营情况正常。老板则表示,今天的进货量跟平常差不多,今天来买肉的人跟平常相比也没有太大差别。平常他们每天大约会卖完两头猪,周末会稍多一些。他告诉记者,昨天晚上一些居民因为紧张囤积猪肉,但他认为其实没有必要,生肉供应并没有问题,“只要让我们开,货源就有”。
线上平台
叮咚买菜:双倍备货,不限制订单, 办公室职能人员也加入送菜大军
由于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市民多转战线上生鲜平台购买肉菜,线上生鲜平台如何保障供应呢?叮咚买菜方面于3月13日表示,为应对激增的线上订单,将从保供应、保配送、保安全等多方面助力疫情防控。
叮咚买菜员工有序备菜。
保供应方面,叮咚买菜提供最快29分钟生鲜到家服务,疫情期间其坚持无接触配送,在深圳区域重点民生物资的备货情况是以往两倍以上,部分站点(供应部分疫情封控区)3倍备货,尽全力满足深圳用户的日常生活。
针对封控区域,叮咚买菜与当地街道和社区密切协同,叮咚买菜将用户所需的物资配送到与社区协调好的指定收货点,再由小区内的志愿者和义工根据订单信息进行派送。同时,叮咚买菜还采取无人货架和小区临时存放点方式,保证货物安全无接触配送,保证所有货物均为安全食品。
物资需求增大,对运力保障的要求更高。对此,叮咚买菜实行灵活的运力分配制度,如站点有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上班的人员,则会迅速动员抽调区域内其他人手支援,不少办公室职能人员和站长也纷纷加入送菜大军,尽全力保障用户正常下单收货。
除了助力政府保民生之外,叮咚买菜也全力做好自身的防疫工作,目前,深圳区域前置仓人员逐步全部实行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同时,前置仓、总仓的一线员工要求每天进行筛查自检,配送人员的配送箱每天早晚各清洁、消毒1次,并每天对生鲜食品可能接触的器皿和设备消毒至少3次以上。
统筹:南都记者陈荣梅
采写:南都记者焦明梁 吴灵珊 蔡宇晴 陈荣梅
编辑: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