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72岁的谢伯是一名民族音乐创作者,两年前曾患足部血管病变的他,春节前在朋友推荐下,开启了饭后泡脚养生的生活。
但没想到,泡了两次,谢伯发觉右足踝出现肿痛,原来愈合的疤痕部位开始肿胀,还出现半根手指长的脓疱。
谢伯的脚踝伤口。
意识到情况不对,谢伯拖着病足,一拐一拐辗转多家医院求医。
“一开始其他医院开些抗生素的药,涂抹上去疼痛、溃烂,效果不佳”,最后谢伯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服中药调理、外敷医院自制的生肌膏,治疗一个月后,脚踝伤口终于逐渐愈合康复。
医院自制药膏。
下肢缺血的患者
禁止用过热热水泡脚
为什么谢伯泡脚后,右外踝处会出现溃疡难以愈合?脉管炎科副主任中医师李顺宁解释,谢伯外踝处的溃疡属于慢性难愈性溃疡的一种。
“谢伯病情复杂,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血管炎,下肢轻度动脉硬化等基础病史,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的血供不足。”
她表示,因为疤痕组织本就血供不好,泡脚后组织更加缺血缺氧了,就会发生缺血性的难愈性溃疡。就像植物中吸收和输送养分的根系和管道闭塞,水分和养分一旦缺乏,植物就会慢慢枯萎、凋零一般。
“溃疡迁延日久,深入发展,一旦突破皮下组织、韧带,破坏足踝的关节囊,暴露关节腔,后果则无法挽回,最终需截肢处理。”
因此她特别提醒,有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谨慎泡脚,下肢缺血患者禁止用过热热水泡脚。
难愈性疮面严重者或致截肢
据悉,慢性难愈性创面是一个广泛术语,临床上指各种原因形成的溃疡经历较长一段时间治疗后( 至少超过 1 个月) 仍未能愈合,也无愈合倾向的创面。
慢性难愈性溃疡多由手术刀口、意外创伤、痈疽破溃、放射损伤、糖尿病、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结缔组织性疾病、压疮等疾病引起,为常见病、多发病,因其长期不愈,形成顽固性、难愈性溃疡,病情严重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属于临床上难治性疾病之一,也是临床创面修复的一大难题。特别是血管相关性的难愈性疮面,严重者还可导致截肢,具有致残率高的特点。
哪些人不适合泡脚?
民间常认为可泡脚改善缺血症状、运行血气,而且水越热越好。高温泡脚真的养生吗?
脉管炎科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张锦生接诊过很多因泡脚不当出现足部冷痛、严重坏疽的患者。
他表示,高温泡脚并不能扩张闭塞的血管。
“相反,过高温度的热水,只会使足部动脉血管过度扩张,而闭塞血管没有得到有效扩张,最后缺血组织可能因为正常组织增加的血流而形成盗血现象,从而更加缺血了。”
另外医学上的研究已经表明,周围组织温度的升高,可以使局部血管内炎症反应加剧,增加缺血组织的耗氧量,加重缺血。
“的确需泡脚改善足部症状的患者,建议咨询血管专科医生。”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王雯玉 钟镜峰
编辑: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