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闻荐读 |博鳌大咖谈疫情与世界;知网涉嫌垄断被起诉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2-04-24 17:25
定版1.jpg

一周热闻荐读

(4月18日-4月24日)

如何看GDP增速4.8%?专家解读疫情下的一季度经济数据

采写:南都记者 莫倩如 编辑:梁建忠

微信图片_20220424152446.jpg

4月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同比增长4.8%。低于此前中国银行预测的5.2%,也低于证券日报发布的13家机构的综合预判数值5.1%。虽然受到疫情冲击,但付凌晖表示,总体来看,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在当前疫情防控下,一季度哪些产业受冲击较大?如何看CPI、城乡居民收入、就业率等民生数据?

南都记者专访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解读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叶青表示,从公布数据看,除了进出口、工业、投资等数据较好之外,其它数据偏低,尤其是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5%。说明疫情的冲击力大。从3月5日以来出台的各项措施非常必要,这样才能够让第一季度恢复正常。


南都记者博鳌现场访大咖:从博鳌论坛看疫情与世界经济

采写:南都记者 李玲 丁镜炫 吴斌 黄慧诗  见习记者 赵唯佳 编辑:蒋琳

微信图片_20220420114804.jpg

4月20日至22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镇举行,今年主题为“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据悉,本届论坛年会将集中讨论“疫情防治”“数字经济”等六大议题,探寻弥合分歧的良方,为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全球治理的蓝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接受南都等媒体采访时呼吁,高度关注微观层面的困难,特别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家庭的困境。为此,他建议在不增加财政赤字的情况下,从现有预算中拔出一部分补贴中小微企业和老百姓,稳定生活生产。

南都记者专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前副校长林桂军。他认为,博鳌亚洲论坛讨论的是亚洲热点话题,包括新冠疫情。目前,中国和亚洲其他经济体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亚洲人民应该联起手来,共同克服当前所面临的困难。

对于中央发布文件要求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政策出台有何考量?推动文件落地的抓手是什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线上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会,他认为,规则是生产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抓手是规则统一。在促进“内循环”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做加法跟国际接轨,让中国规则走向国际市场,真正实现从大国走向强国的目标。


梁万年:动态清零目前仍是最佳策略,放开管控须满足3个条件

采写:南都记者 吴斌 编辑:梁建忠

pic_795376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 新华社发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4月22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仍然应该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总方针不动摇。

梁万年说,奥密克戎变异株并不是“大号流感”。从全球看,流感病毒的平均病死率是0.1%,而奥密克戎的病死率从全球看是高于流感的。香港疫情中的流行毒株主要是奥密克戎,它在香港的平均病死率是0.75%。也就是说,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死率大概是流感病毒的7-8倍。但如果看老年人群,奥密克戎的病死率是普通流感病毒的近100倍。

梁万年表示,像对待普通的传染病那样,放开新冠肺炎疫情的管控有前提,全国层面至少要满足3个条件: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疫苗接种率达到较高水平,科学界对病毒变异趋势有更深理解,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准备到位。“动态清零”策略则为做足这些准备提供了时间窗口。


强制婚检争论再起:婚前知情还是不被干涉,你选哪种自由?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编辑:梁建忠

800x600_6260121c50117.jpg

程雪阳与课题组部分成员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交备案审查时拍照留念。受访者供图

程雪阳是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主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他和学生写给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查建议得到回复,官方表态会推动有关方面在立法时统筹考虑他提出的问题。

这份审查建议是关于婚检制度的。他的研究生伍智在准备毕业论文时发现,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母婴保健法与国务院发布的《婚姻登记条例》,对是否需要“婚前医学检查”的规定相互矛盾。师生们梳理了历史遗留问题,寄信给最高权力机关建议统一法律制度,进而“重建”婚检制度。

这项建议涉及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能否强制公民接受婚检?2003年《婚姻登记条例》的出台使得登记结婚不再需要提交“婚前医学检查证明”。那以后,婚检成为“事实上”的自愿行为,每个人都不必再担心因婚检不通过而被国家禁止结婚。

不过,将近二十年来,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代表委员提议恢复强制婚检,以实现“优生优育”。反对者解释,婚检结果涉及公民隐私,婚姻自由乃公民私权,政府不应过度介入。

虽然支持重建婚检制度,但程雪阳并不认同通过婚检实现“优生优育”的观点。他的出发点是,人们有权利在婚前了解准配偶的健康状况,并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作出决定,国家应该保护和支持公民行使知情权。据此,他们设计了新的流程,既能满足婚检要求,也能防止公权力干预个人决定。


对话“知网反垄断”第一案原告:查重不向个人开放或涉及垄断

采写:南都记者 黄慧诗 编辑:李玲

自去年12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德馨起诉知网以来,公众对知网是否涉及垄断一直保持高度关注。但讨论仅仅停留在讨论的一大原因,是现实中司法实践未出现以垄断为由起诉知网的案件。

但沉默终于被打破。4月21日,南都记者从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特聘副教授郭兵处获悉,他去年提交的“中国知网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民事起诉状已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今年3月,双方调解无果后,该案件被正式立案。

因何做出起诉决定?要证明知网涉嫌垄断面临哪些难题?南都记者向郭兵提出一系列疑问。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