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5月19日消息,截至4月30日,各地已有10.99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监管与服务平台,87%的机构完成资质审核,85%的机构纳入预收费监管。
教育部表示将进一步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引导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具体包括:
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机构资质审查方面,按照“双减”文件,指导各地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培训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截至4月30日,各地已有10.99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监管与服务平台监管,其中9.52万家机构通过了资质审核,资质审核完成率达到87%。
规范收费行为方面,指导各地严格落实培训收费要明码标价、收费项目与标准公开公示、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培训收费时间跨度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等收费要求,组织开展排查整治,保护学生家长合法权益。
预收费资金监管方面,各地已有9.34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按照监管要求采用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对培训预收费实行监管,纳入监管的机构比例为85%。
下一步,教育部将在全国部署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起底式核对工作,摸清机构底数,建立管理台账,全面规范管理。常态化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日常检查,不断规范机构收费行为,加强预收费资金监管,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教育部公布十城非学科类培训平均价格
自2022年4月起,教育部监管司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在北京、上海、沈阳、南京、郑州、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个城市每月开展一次非学科类培训服务市场价格监测。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监测涉及基础体能、足球、乒乓球、游泳、围棋、中考体育、声乐、钢琴、舞蹈、美术、编程等11个项目。
2022年4月,监测城市的基础体能、足球、乒乓球、游泳、围棋、中考体育、声乐、钢琴、舞蹈、美术、编程培训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小时116元、86元、86元、142元、80元、136元、240元、242元、74元、98元、149元,与2021年1月基本持平。
奥一新闻记者 蒋清君
编辑:王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