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多因素叠加下,肺癌一直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排首位的肿瘤。相对于其他肿瘤,肺癌的诊疗更加复杂,尤其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需要呼吸科、胸外科、肿瘤科、放射治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学科的群策群力,通过各领域专家的集体会诊、头脑风暴来制定出让患者最能获益的方案。
24日,南都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依托院内众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权威打造肺癌多学科联合规范化诊疗中心,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集精准诊治和全程管理为一体的肺癌专病规范化诊疗服务。借助该院强大的“互联网+”信息化系统,该多学科团队(MDT)将采取线上预筛选和线下多学科门诊相结合的模式,通过手机APP掌间预约,就可以一次性聚齐多个肺癌相关学科专家提供“一站式”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
一次门诊召集齐了多个相关学科顶级专家前来头脑风暴。
单一专科有局限
多学科协同能创造更多治愈机会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郭禹标教授表示,随着医疗保障事业快速发展、肺癌创新诊疗技术和药物的不断涌现,我国肺癌的诊疗水平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毕竟每个领域的专家所涉猎的领域是有局限的,临床各科的肿瘤医生不可避免的都存在学科和专业壁垒,故单一学科很难对一位肿瘤患者做到整体的评估和衡量,亦较难制定出最优的方案。面对复杂病情时尤其需要汇集相关领域的多个学科的专家力量来群策群力,共商对策。为进一步优化肺癌的诊疗服务模式和服务能力,推动肺癌诊疗服务高质量的发展以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通过MDT诊疗模式打造和提供患者从诊断到治疗全病程管理中个性化、精准化、最优化的诊疗方案和医疗服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肺癌MDT门诊。
比如一名肺癌脑转移患者,他的诊断和治疗就不仅仅是呼吸科、肿瘤科的事情,还需要综合影像科、病理科、放射治疗科和神经科等诸多学科的意见。 “此外,癌症作为年龄相关性疾病,老年患者的病情往往更加复杂。我们之前就接诊过一名肺部、会咽部同时出现原发肿瘤的老年患者,而且老人还有扩张性心肌病和肝硬化。要让这样的老年肿瘤患者得到最大的生存获益,尤其需要多学科专家的共同会诊为其制定出个体化、全程化的诊疗方案,使患者不仅能尽可能地控制多部位肿瘤,还能减少并发症,维持心脏和肝脏功能,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当前,国际、国内权威指南都明确推荐,在肺癌患者从诊断到治疗的全病程管理中,以MDT诊疗模式为中心、结合最佳的循证证据和个体数据,能为肺癌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肺癌患者治疗获益、降低并发症和疾病进展风险。因此,成立肺癌多学科联合规范化诊疗示范中心非常必要,可使肺癌患者得到更加个体化、精准化、全程化的管理。
“集体决策”治疗复杂肺癌
在中山一院已有多年历史
中山一院肺癌MDT诊疗模式成立于2016年底,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联合胸外科、放射治疗科、肿瘤科、骨肿瘤科、医学影像科(放射诊断科、核医学科、肿瘤介入科)、病理科、分子诊断中心、药学部、护理部等多领域学科的专家组成,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集早诊早筛、精准诊治和全程管理为一体的肺癌专病规范化诊疗服务。
2020年7月,为全面助力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上的顺利使用,中山一院正式成立了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MDT,在原有肺癌MDT基础上邀请了心血管内科、神经科、内分泌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皮肤科、超声科等多领域学科的专家加盟,借助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雄厚力量,致力于为接受肿瘤免疫治疗的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和救治,让更多患者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最终实现“治愈”。
2020年8月,中山一院Ⅲ期肺癌多学科联合规范化诊疗中心正式成立,这也是华南地区首家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核心牵头成立的Ⅲ期肺癌多学科联合规范化诊疗中心。诊疗中心的成立进一步规范了肺癌MDT的诊疗模式,为异质性强、诊断和治疗复杂的Ⅲ期肺癌提供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诊疗方案,助力提升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参与多学科门诊的包含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放疗、胸外、病理等多个领域专家。
“不少ⅢA、ⅢB期肺癌患者,通过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的最佳治疗策略,实现了肺癌的降期。将潜在可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成了可手术根治的患者,大大提升了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甚至实现了最终的“治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唐可京教授表示。
肺癌天团联合出门诊,还能网约
唐可京教授表示,中山一院既往的肺癌MDT诊疗模式主要用于已经住院的肺癌患者,但目前借助于医院强大的“互联网+”信息化系统,采取线上预筛选和线下MDT相结合的模式,可以进一步为门诊患者也提供“一站式”的MDT诊疗服务。
郭禹标、唐可京教授在多学科门诊中探讨最佳治疗方案。
患者通过“掌上中山一院”app上的互联网医院预约肺癌MDT诊疗的预筛选号,由相对固定的肺癌MDT专家组成员(也叫预约协调员)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预筛选,符合MDT诊疗的患者再推荐其进行正式肺癌MDT诊疗的挂号和预约。
预约协调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个体化的决定参与该患者MDT诊疗所需的各个专科,也会于MDT会诊前提醒患者按照要求准备好相关的病历资料,如本院和外院的就诊记录、胸部CT平扫+增强检查、头颅增强MRI检查、全身PET-CT检查、肿瘤病理检查、分子病理检查和血常规、血肿瘤标志物等检查的结果,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MDT诊疗的有效性,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避免患者自行挂号时因理解偏差或者资料不全导致MDT诊疗的效果不佳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低。目前除了通过“掌上中山一院”app,患者也可通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肺癌MDT诊疗,真正实现了”不用排队等待,随时随地申请一站式MDT诊疗服务“,显著提高了患者就诊的便利性。
相关链接:
1. 各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的初诊和复诊患者
2. 病情复杂的疑难患者(如多原发肺癌、脑膜转移、寡转移、少见突变、高龄、合并症和并发症多的患者)
3. 出现严重治疗不良反应的肺癌患者
4. 在其他地区或医院就诊但希望获得我院远程医疗会诊服务(院际MDT)的肺癌患者等。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编辑: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