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病房中,家属拉着长期昏迷患者的手,深情诉说共同经历,原本昏迷的患者眼角突然有泪滑过,随后手指微微颤抖,紧接着双眼慢慢睁开,整个人苏醒过来……
唤醒昏迷的植物人,在很多人看来是“生命的奇迹”,其实更多的是坚持与不放弃。
“沉睡”超过450天后
78岁的王奶奶终于醒了
日前,深圳恒生医院一则主题为“68岁大叔昏迷46天后苏醒”的推文引发不少媒体转载,也让不少仍守在积极康复治疗的患者床旁的家属看到了希望。
令人振奋的是,继深度昏迷46天苏醒过来的谢叔之后,这家医院又传来了好消息,该院康复科一位78岁的王奶奶因脑出血陷入“沉睡”,超450天后终于醒过来了。
据医护人员描述,王奶奶轻微张口了,还用手触碰了自己的嘴唇、鼻子……在她身旁的康复一病区史晓轶主任,终于等到王奶奶一个明显的视物追踪动作,以及与医生真挚的眼神交流。
“她意识清醒了,一年多时间过去,她早已成为了我们的家人。医学没有这么多的奇迹,唯有在合适时间,医、护、技、陪团队协同尽最大的努力。”史晓轶说。
史晓轶主任在查房
如今,78岁的王奶奶正在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及佩戴说话瓣膜进行言语刺激。听指令、学吃饭、学说话,一切似乎如“幼儿”般需从头再来,可对于家人和医生来说,王奶奶的苏醒意味着“重生”。
医生提醒:
脑卒中后前三个月为促醒黄金期
2021年2月9日,王奶奶在家中突发头痛,随即出现意识不清。家人发现后,立即将其送至家附近的医院就诊,查头颅CT提示右侧额颞岛叶-基底节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少量积血。头颅CT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破裂出血。王奶奶前后经历三次手术抢救后维持了生命体征,却一直昏迷不醒。7个月后家人仍未得到好转消息,王奶奶虽已是高龄,但平日身体健朗,家人不想放弃治疗。于是,家人决定把王奶奶转去深圳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进一步接受脑卒中后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前三个月为促醒的黄金期,专业康复治疗介入时间越晚,促醒的难度便越大;王奶奶发病到转院已有7个多月,及时控制基础疾病、防治并发症是关键。”史晓轶表示,患者刚到院时存在肺部感染、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等问题,经过GCS评分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迅速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
以促醒为主,适当使用神经营养药物保护脑神经细胞,避免脑细胞的进一步受到损害;
通过高压氧治疗纠正脑缺氧,改善脑微循环和脑干网状激活系统功能;
同时有计划开展促进昏迷觉醒、醒脑开窍针灸治疗,无创神经电刺激治疗等。
科室医生指导王奶奶康复训练
“多种感觉刺激、防治感染、预防和控制癫痫、加强营养及防治深静脉血栓、压疮、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同时坚持肢体的被动运动训练及吞咽功能训练,对促醒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王奶奶主治医生曾红娟表示,一年多的时间对平躺在床上的高龄患者身体其实也是个极大的“消耗”,与之要跟上的是细致的护理和专业的康复治疗手段,以及家属床旁的“亲情呼唤”和言语刺激。
昏迷1年余,王奶奶的苏醒是家属不离不弃和医护团队敬畏生命的最好“回报”。史晓轶表示,人的大脑可塑性很强,面对生命,一定不要轻言放弃。
深圳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2020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刘世文教授同时提醒道:近年,脑卒中发病人数陡然上升,脑卒中康复作为脑卒中治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康复治疗要及早介入,即使在非急性期的功能障碍康复,也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来源:深圳恒生医院
编辑: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