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矫正后的正常足弓。
足被称作“人的第二心脏”,足部伤病发病率高达7%,60岁以上的老年人89%患有足部疾病,52.5%的患者因足部疾病降低了生存质量……因为与“我爱脚”音近,每年的5月29日被定位“全国爱足日”,旨在唤醒人们对足部的重视。
29日上午,由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足踝外科专业组主办,广州市正骨医院、广州市慈尚肌骨健康研究所协办的“529全国爱足日”—关爱青少年平足健康公益科普活动在穗启动。来自省内的知名足踝专家,针对足踝疾病进行多角度科普。
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市正骨医院中医康复科主任黄崇侠表示,几乎每两个人当中就有一人罹患足部疾患,而且诸如踝关节不稳等足部问题还和心血管、消化道甚至口腔颌面畸形等疾病存在关联,堪称一个全身性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爱青少年平足健康公益科普项目负责人洪劲松教授透露,在青少年儿童群体中,平足、足外翻是最常见的足踝关节问题。以扁平足为例,相关研究表明其青少年时期的发病率超过10%,而这些症状在儿童时期就已经表现出来,但是容易被人所忽视。在合适的时间节点用合适的方式去干预非常关键。比如4~8岁时期柔性平足可通过矫形支具、鞋垫等保守治疗。
足踝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足踝外科主任曾参军就扁平足的干预时间节点进行了科普,他表示,几乎所有的孩子在4岁之前都是没有形成足弓阶段的平足。此时的干预要点是只要平足无症(症状)或者排除了明确的先天畸形,是不用进行手术、矫形干预的,否则就过度医疗了。
在4-8岁阶段,仍发现平足,则可以通过足弓功能训练、足底肌力训练的形式加以矫正。8岁以后,则要系统评估之后考虑该不该做(手术),怎么做手术的?可通过距下关节稳定术微创手术治疗;而病情发展到后期,出现僵硬性平足,平足的矫正往往需要截骨手术治疗,而且治疗效果会受到影响。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编辑: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