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专家当选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要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2-06-05 11:23

在最近闭幕的美国胸外科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oracic Surgery,AATS) 第102届年会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郭惠明教授成功当选AATS新会员,美国胸外科学会的会员入选标准非常严格,申请成为会员必须由协会的活跃、荣誉或高级会员提名,以完成申请流程并由会员委员会进行评估方能当选。

广州专家当选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32.png

目前会员来自世界上近50个国家,均是在专业领域上有着良好记录以及对世界胸心疾病治疗照护有着卓越贡献的外科医师。尽管美国胸外科学会成立超过百年,但全球会员目前仅1500余名,来自中国的胸心外科专家更是只有20余名,更显此份荣誉的宝贵。郭教授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接受了专访。

除了手术刀、导管,还要有腔镜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心研所心外科副主任郭惠明教授表示,能得到顶尖学术组织的认可,非常高兴。“我想感谢我们的前辈们,广东省医的各位领路人。特别是罗征祥教授、张镜方教授和吴若彬教授等,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前辈们对于心外科事业的热忱和忘我的投入,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也要感谢庄建教授,是他让我选择了微创方向,并大胆放手让我去尝试,坚定的支持,让我有机会取得一些成绩。”

广州专家当选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431.png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心研所心外科副主任郭惠明教授

美国胸外科学会强调会员领导能力,郭惠明教授的特色和擅长,是在微创心脏外科,尤其是全胸腔镜心脏外科方面。他所在的心脏中心每年腔镜手术量约800例,排名亚洲第一,并已涵盖高危、高龄等复杂的各类心脏外科手术。从二尖瓣置换到非常复杂的二尖瓣修复手术,包括风湿病变、Barlow病修复和再次手术等。最近五年,随着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器械革新,省医心研所团队也积极投身到介入治疗的前沿技术中去,已陆续开展经心尖、经股动脉等各种入路TAVR,以及二、三尖瓣介入手术。并参与了5项临床试验,并将临床经验反馈到器械研发中,帮助国内众多新兴企业一起成长。

“胡盛寿院士曾经说过,心外科医生要一手拿手术刀,一手拿导管,两手都要硬。而我们还有‘第三只手’,那就是腔镜。齐头并进,形成了广东省医的特色。”

郭惠明表示,过去,中国的心脏外科在国际上发声较少,没有受到国际的重视。这与中国外科医生与国际的交流不够充分有关。当前,中国处于科技创新的关键时期,医疗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也层出不穷。国际上有不少先进的技术创新,我们需要与国际进行紧密交流,学习他们的同时,也能在某些领域赶超。医工结合是我们未来重要的方向,我也非常愿意投身进去,和同道们、行业从业者们一起,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和技术,助推中国心脏外科领域的发展,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

广州专家当选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1096.png


利用腔镜做心脏手术

能缩短年轻医生的学习曲线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团队自2007年开始,由郭惠民牵头开展腔镜技术。

最初条件艰苦,团队是从小切口入路开始。随着腔镜等各类设备器械的到位,心外团队开始尝试腔镜辅助技术。后续又突破了全胸腔镜手术。“全胸腔镜技术是对外科医生非常“友好”的一项技术。外科医生的手术方式从“低头”变成“抬头”,术野也从原先非常小的开口,到大屏上的清晰可见,这对外科医生的体力和视力是一种解放。一旦度过了最初的学习曲线后,做起手术来就会得心应手。随着术者技术的成熟,当成功挑战复杂手术的时候,术者所获得的成就感是非常愉悦的。”

广州专家当选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1740.png

郭惠明表示,比如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方面,常规手术都是外科经主动脉入路来做。这样的操作,只有主刀一个人看得见,旁边一助几乎看不到,所以这个手术变得很复杂(不易学),纯粹靠外科经验或者天赋。所以目前国内很多地方不能开展这项手术。省医承认心外科在国内首先开展通过右前外全腔镜入路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手术,至今已经完成了100多例,目前随访效果良好。

“因为这个手术难度很高,做心肌切除,切少了梗阻没有解除;切多了可能会穿孔或引起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通过腔镜来做,所有的手术操作都投射到屏幕上,相当于开展了一个可视化、精准的手术教学,年轻医生学习起来就相对容易。”

郭惠明透露,为了优秀青年医生加入心外科队伍,省医进行了大胆改革。一方面,在专业上做细分,每个亚专业由学术带头人牵头。分为先心、大血管、终末期心脏病,瓣膜病、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等。具备副高职称的青年医生,按照他们的兴趣和擅长,会加入各个亚专业组进行系统化专业学习。另一方面,利用科学的方法有效缩短学习曲线,帮助年轻医生早日成才。比如学习腔镜手术,我们将整个培训周期设置为三年,制定“由简到难”的策略,即,以完成50例无严重并发症的手术为每个阶段的学习终点。让青年医生沿着房间隔缺损、二尖瓣置换、二尖瓣成形的方向逐渐加大手术难度,逐步提升手术技艺,最终熟练掌握各类腔镜手术。

“按照这样的培养方式,从一开始只有4位医生能独立完成全腔镜手术,到现在的8位医生,很多‘80后’、‘90后’青年医生开始有独立的担当,很多“80后”已经开始成为中心医疗组长。”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张蓝溪

编辑:王道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