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中国》词作者瞿琮忆乔羽:他把机会永远留给年轻人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2-06-20 18:53

6月20日凌晨,曾创作《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难忘今宵》等歌曲的“词坛泰斗”乔羽在京病逝,享年95岁。20日下午,年八旬的著名词作家、《我爱你,中国》《蓝精灵之歌》作者瞿琮,通过南都、N视频表达了对这位前辈词友的深切追念。

以下是瞿琮先生的口,经南都记者整理。小标题亦为编者所加。

应从中国音乐文学的高度认识乔羽

在中国歌词的创作上,有所谓的“三大泰斗”,在中国大陆是乔羽,在中国香港是黄霑(《我的中国心》《沧海一声笑》《男儿当自强》《世间始终你好》《狮子山下》等),在中国台湾是庄奴(《甜蜜蜜》《又见炊烟》《小城故事》《冬天里的一把火》等)。他们把华语歌曲作为文学来进行创作,在历史上功不可没,各有各的成就。现在,他们三个都到天堂聚会去了。

截屏2022-06-20 下午6.29.08.png

乔羽、庄奴、瞿琮合影。

乔羽先生,我们这些七八十岁的人,平常都叫他“乔老爷”。“老爷”之称,反映的是他在业界的威望。在乔羽之前,中国也出现过一些伟大的歌词作家,比如安波、光未然等,但没有形成一个时代的光亮,而乔羽是带动了一个时期的中国音乐文学。

他是一片浩瀚的海,值得很多人研究一辈子,对他的赏评有很多。要让我说的话,我佩服他的创作能力,欣赏他的文笔和文采,特别感觉到一种同情心、幽默感、想象力,这些都是常人所不及的。我认为乔羽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善于使用口语,而且是押韵的、简洁的,同时又有文学内涵和时代精神的口语。“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里面你有哪一句会听不懂吗?但它又这么优美,这么动人。《让我们荡起双桨》也是一样。

“乔老爷”帮过的人不可胜计

人们现在都在说,乔羽写过多少作品,其实这是可以统计的。他有一点更值得世人称赞,就是他自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还让别人踩着他的肩膀继续往上攀登。乔羽帮助过多少作者,是不能统计的,或者说是永远统计不全的。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我瞿琮,没有其他很多人……

1974年,我和作曲者郑秋枫一起写了一首歌叫《颂歌献给毛主席》。当时我还很年轻,在原广州军区创作组做专业作家,刚出了第一本诗集。歌词是文工团需要,我才去写。没想到我写完以后,乔羽和洪源一起亲自对这首歌进行了修改,发表在了《战地新歌》的头条。我还有一首《颂歌一曲唱韶山》,被发表在了篇二。由于这两首歌的入选,使所有的人认为,瞿琮是可以做这件事的,哪怕那个时候我自己还不认为我能。一次成功可能会决定一辈子的事业,改变一生的命运。我今年已经差不多80岁,写了将近60年,我认为乔羽对我是有提携之恩的。上世纪80年代《我爱你,中国》第一次获全国大奖,评委会召集人、慧眼识珠者,就是乔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乔羽,就没有《我爱你,中国》今天的传播。

上世纪80年代,纪录片《话说长江》制作组面向全国征选主题歌词,乔羽没有把自己的作品选上,把“最佳创作奖”给了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刚入行的小青年胡宏伟。后来,胡宏伟成了我们国家很重要的歌词作者,写了《中国共青团团歌》等。此外,还包括陈晓光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宋小明的《你是这样的人》等,这些作品也都得到过乔羽先生才华的恩泽。

微信图片_20220620181257.jpg

2000年,瞿琮、张名河、王佑贵给乔羽抬步轿,图片由李谷一拍摄。

我还保留着一张照片,叫“我们为乔老爷抬轿子”,是2000年夏天,我、张名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作词人)、王佑贵(《春天的故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作曲者)等几个人,在张家界为乔羽抬轿子的照片,李谷一给我们拍的。我说,我们没有理由不心甘情愿地为他抬轿子。只要他在,我们大家就有光亮,就能朝着他指出的路线走下去。我一般很少这么夸奖人,但我觉得乔羽值得。

生活中的乔羽很幽默,酒量一流

大概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到现在,我跟乔羽老师一直是词友、写友,跟他的家人也都是很亲的关系。乔老爷在生活中是很幽默的,山东口音,非常诙谐。

我有很多跟他的合影,甚至还有我们一起跳舞的照片。但是后来就不可能了。他到90岁以后,有一天照了一张照片,给我们看到了,围着一个围兜,吃饭都已经不太方便了,但是一手拿着一瓶茅台酒,另一手竖了一个大拇指,伸到前面。他很好酒,酒量是一流的。

微信图片_20220620181238.jpg

1982年,乔羽在一个笔筒上题写了“多思”二字赠予瞿琮,被他珍藏至今。

创作方面,整整40年前,他在一个笔筒上给我写了两个字,是“多思”,对这个时代、对自己接触的事情、对写作方式和切入点要多加思考。这个笔筒,到现在我还保留着。从始至终,他都对我鼎力相助,乃至于我最近出的一本歌词集,就在今年,他还帮我题写了书名。

他是好人,一辈子不害人,只帮人。他是“近水楼台不得月”,把机会永远留给比他年轻的人——他要是不留给我,我怎么写得过他呀?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牡丹之歌》,他自己就是牡丹。但他希望花园里别的花也开。像我等狗尾巴花呀,喇叭花呀,月季花呀,都开着,花坛就蓬蓬勃勃的,很绚丽,很浪漫。

2016年,庄奴去了,我跟乔羽通了电话,乔羽说,“花儿开了就开了”,意思是花开了明天还会开,人若是走了是不会回来的。后来我以这句话为题目写了一首诗,也是歌词:“花谢了,甜蜜还在/雨歇了,小城还在/鸟飞了,冬天里的那一把火还在/人走了,老先生啊,你还在不在……”也是乔羽帮忙改定的。

没想到,现在乔羽也走了。今天我也用这首歌词送别他。

出品:南都即时

采访/整理:南都记者 婧婧 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逝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