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一”建党节前后,广东省各地市的革命遗址、纪念馆推出一系列特色的精品展览,并运用科技手段创新展陈方式,在线上、线下推出丰富多样的主题宣教活动,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提振文化自信。
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流动博物馆)
红色主题展览在全省多地巡展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全省各地多个革命遗址、纪念馆纷纷升级展陈,深入挖掘珍贵的红色文物背后重要的历史故事,回溯中国共产党101年的光辉历程。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时代画卷 人民有感——“中国这十年”主题影像展》
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推出《时代画卷 人民有感——“中国这十年”主题影像展》,展览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取得的重要成就,围绕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个部分,展出2012—2022十年精彩摄影作品百余幅,通过代表性的难忘瞬间展示中国这十年文明进步的斐然成就。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联合举办《为抗战呐喊——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艺》展览。展览全面回顾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的指导下,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战文艺的突出成就以及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全国文艺界的抗战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杨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今年是杨殷诞辰130周年暨加入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携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推出《用生命捍卫信仰——帅府红色人物杨殷烈士纪念展览》,缅怀杨殷烈士,继承和发扬他坚定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推出“东江铁流 南粤旌旗”主题陈列,全面介绍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发展历程。
在革命老区,各革命遗址纪念馆也充分综合红色资源,举办各具特色的主题展览。韶关市博物馆自7月1日—10月31日推出《烽烟不绝读书声——粤北华南教育抗战历史展》;湛江市遂溪县博物馆则从6月28日-7月30日推出《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图文展》展览;汕尾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的《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于7月1日开展;潮州市博物馆涵碧楼革命纪念馆《潮州七日红》展览改造升级,沉浸式VR设备让“体验者”化身为一名起义军战士,与其他革命战士一起“征战杀敌”。
另悉,“七一”期间,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红色主题展览也在全省多地巡展,“红色热土 不朽丰碑——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图片展”“风雨同行——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追求与探索——文化名人的历史印记”等七个精品大展在全省37个博物馆中展出,其中还包括粤东西北地区的多个县级博物馆,让精品文博资源抵达基层。
沉浸式话剧吸引更多青少年学生
主动走进遗址纪念馆参观、学习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打造的全新改版沉浸式话剧《1927永远的红色》
7月1日当天,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打造的全新改版沉浸式话剧《1927永远的红色》暨纪念广州起义主题歌在广州起义纪念馆推出。
在2019年首次推出沉浸式话剧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将沉浸式话剧项目作为该馆一个重要的红色文化品牌,通过深入结合革命文物、挖掘历史人物故事、升华主题内涵等方面,不断对该馆沉浸式话剧进行打磨、提升,这是这部沉浸式话剧3.0版本首演,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介绍,不仅是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东省多个革命遗址纪念馆都在丰富的文物展览基础上,生动多元的活动拓展展陈的“边界”,让遗址文物焕发新生机,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主动走进遗址纪念馆参观、学习。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推出《“峥嵘岁月 党在我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活动》,通过微党课讲座、手工活动,共同庆祝党的生日。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从7月1日起,周二至周四每天4场举办《“火红七月 为党庆生”主题活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主题活动;农讲所旧址纪念馆,7月1日下午该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文化讲堂”在线下开讲,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汕头市博物馆分别推出“喜迎二十大 坚定跟党走——中央红色交通线主题作品展”。
提振文化自信
讲好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故事
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广东省内部分博物馆推出特色展览,沟通大湾区文脉,为公众讲好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故事。
如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挖掘侨乡文化资源,推出《潮涌东滘口 星火耀九州——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展》,展览以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结合场景搭建、文字视频等多种元素,描绘80年前粤港澳三地展开秘密大营救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农讲所旧址纪念馆策划“香港达德学院展”,通过介绍达德学院的建校历史、教师情况、作用及影响等方面,让观众了解达德学院在教育战线上对党的统战工作和香港民主进步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位于深圳的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常设展览《百年中英街》全面记录和展现了中英街形成、变迁的百年历史,四个展厅分别聚焦《开拓——从山里迁来滨海的客家人》《中英街形成——从鸦片战争到割占香港岛》《中英街变迁——从抗日烽火到边境管理》《中英街春天——从改革开放到百年梦圆》四段历程,形象生动地向观众讲述发生在中英街上的精彩历史故事。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肖阳
通讯员:粤文旅宣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编辑:肖阳,陈养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