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是流动人口密集区域,也是电动车保有量大、使用频繁的区域。 那么广州的城中村,电单车是如何停放的?有无充足的充电设施?存在着哪些消防安全隐患?
为此,奥一新闻调查小组走访了广州市天河区天河村、越秀区寺右村、黄埔区裕丰围、番禺区大山村、白云区槎龙村等5个城中村,其中在天河村、裕丰围未发现有配备电单车集中充电站。城中村外来人员众多,楼房密集,巷道狭窄,电单车停在巷道、楼梯间的现象普遍。更令人忧心的是,人们除了习惯将电单车或者电池带回家充电之外,在楼下“飞线充电”的乱象随处可见,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停车情况:存在“握手楼”过道中乱停放现象
充电方式:部分村民私拉电线充电
图:广州市黄埔区城中村裕丰围,狭窄的巷道中停满了电单车,奥一新闻拍摄
裕丰围村位于黄埔区13号线裕丰围地铁站附近,因附近工地较多,且靠近黄埔老港,因此电动车也成为部分务工人员的首选交通工具。
晚上七点半,村里主要过道基本已经停满了私人电动车。由于“握手楼”的过道间距并不宽敞,电动车又占用了部分交通通道,原本的“双人行”过道瞬间变成单行道,再遇上进进出出的电动车,行人基本上是寻找周边台阶进行落脚让行。
记者走访发现,村里并没有供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公共充电设施,在楼道架空层间,有村民私拉电线给电动车进行充电,周围又停放了过多电动自行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隐患。
图:广州市黄埔区城中村裕丰围,村民给电单车“飞线充电”,奥一新闻拍摄
图:广州市黄埔区城中村裕丰围,村民给电单车私自安装插座充电,奥一新闻拍摄
记者随机走访两栋居民楼,发现楼栋门口并没有粘贴相关“电动车禁止入内”的警示牌,询问了附近村民,部分村民表示并不清楚电动车进入居民楼有相关惩罚措施。村民黄女士对记者说:“我并不清楚这些法规呀,再说了,如果不拿回家充电,我上哪充电呢?我怎么接送孩子呢?”
对此,不少当地村民希望能够建立电单车停车场、充电站。村民潘先生表示,自己其实也知道私拉电线的危害,这样给电动车充电实属无奈之举。“除了希望能够有地方规范停电单车之外,我还特别希望有合规的充电设施来改善大家的居住环境。”
租客林先生说,有相关的充电桩当然好,但是像他这种外来租客,电费本来就贵,如果充电设施的收费不贵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停车情况:存在巷道、室内停放现象
充电方式:村民、租客习惯“入户充电”
图:广州市番禺区城中村大山村,巷道中停放着大量电单车。奥一新闻拍摄
大山村位于广州番禺区大石地铁站附近,这里聚集了三千多户原住村民,十万多名外来人口,因为租房相对便宜,许多在广州打工的上班族来此居住。为出行方便,不少上班族都配备了电动自行车。但不容乐观的一点是,村里鲜有供电动车充电的公共充电设施。
晚上7时许,许多电动自行车在村里穿梭,原本并不宽敞的过道开始变得拥挤起来。深入到村里的巷子里,可以看到不少电动自行车随意摆放在居民楼的旁边。因地方狭窄,没有固定的停车场,随意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占据了过道的空间,行人出入不便。此外,记者发现,一些电动车还会停放在室内,比如居民楼的楼道间、一楼的客厅。
图:广州市番禺区城中村大山村,存在电单车停放在室内的现象。奥一新闻拍摄
在充电问题上,由于没有公共充电设施,居民一般选择将可拆卸电池提上楼充电。一位平时骑电动车上下班的居民告诉记者,“平时车子没有停放的地方,只能停在楼下的巷子里,电池也只能提上楼充电。自己也会担心会出问题,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充电的时候注意一下。”
在大山村群星路,记者看到路边矗立着一台电动车换电设施。据附近居民介绍,这换电设施是近日新设的,但使用的人不多。“这个要把电池拆下来换充的,拆都拆了,不如直接带回家充。”租客王先生说。
当被问及是否了解电动车不允许上楼充电的规定时,王先生表示,房东有在租客群里提醒过几次,但自建楼没有物业管理,就算带上楼也没人会阻拦。“不过以后会注意的,不带了。”王先生补充道。
村里一位房东告诉记者,“我们是不允许租客把电池拿上楼充电的,但是也不能时刻看着他们,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图:广州市番禺区城中村大山村群星路的集中充电站,现场有不少空余充电位。奥一新闻拍摄
在该换电设施不远处,也设置了一排电动车充电桩,共有80个充电口,并设置了电动车停放区域。尽管如此,在距离充电桩50米的居民楼处,记者看到有居民从一楼房子里拉出了几个插座,为电动车充电。
停车情况:存在狭窄巷道内乱停放现象
充电方式:部分居民带电池回家充电
图:广州天河区城中村天河村内“握手楼”的狭窄巷道中,乱停乱放的电动自行车随处可见。奥一新闻拍摄
位于天河区CBD黄金地段的天河村,它与石牌村一西一东,扼守在城市新中轴线的两端,因交通、租金等优势,吸引众多外来务工人口入住。记者走访发现,电动自行车是很多住户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使用与管理规范却不容乐观。
图:摆放在广州天河区城中村天河村村口的告示牌,奥一新闻拍摄
天河村门口显著位置贴有“电动单车禁止入村”与倡导居民“勿将电动单车在室内、楼道停放及充电”的告示牌。但是实际情况如何呢?
早上8点半,记者在村内主干道发现,使用电动车送孩子上学、上班、出行等的居民络绎不绝,还有一家三口同乘一辆电动自行车。
“握手楼”电缆线杂乱无章,狭窄的巷道中散乱停放的电动自行车随处可见。
有些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已经被车主抽出,拿回家充电或存放。有位住在三楼的居民告诉记者:“平时车子就停下在楼下,电池则是随手带回家。为了防盗,同时也为了充电方便。”
记者在村里没有找到可供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公共充电设施。随机询问了附近居民,均表示“附近没有充电桩,这里都是自己拿(电池)回家充电的。”
随后,记者假装是看房人员,联系了一位房东,询问可否使用电动自行车(在房间充电),对方表示:“最好不要,但是你一定要用的话,那出了问题就要你自己负责。”
走访情况:外卖电单车集中,充电桩严重不足
停车情况:存在巷道、消防通道乱停放现象
图:广州市越秀区城中村寺右村,存在电单车停放在楼梯间的现象。奥一新闻拍摄
寺右村是越秀区位于共和片区的老城中村,村中“握手楼”林立,不少巷道脏乱、狭窄,甚至两人难以并行。村中流动人员居多,不少快递人员、外卖人员在其中居住,电单车就是他们维持生计的工具。
日前,记者来到寺右村,发现在村中巷道、楼栋楼梯间,停放着不少电单车,消防隐患较大。
村中电单车密集,记者走访发现有两个集中充电站,起码能容纳两百辆电单车充电。记者想进去其中一个停车场充电,保安连连摆手,说“满了满了”。记者询问得知,在这里充电可以办理月保,每月交150元即可。
图:越秀区城中村寺右村的一个充电站,外卖小哥的电单车在此集中充电。奥一新闻拍摄
记者发现,充电点内有不少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小哥的电单车在充电。记者问保安,这里的充电口是否够用。保安表示,这里有上万台电单车,很多人都是在出租屋里充电。“你看看,到处都是电动车!光美团就有1000个。”
充电设施:建有多个充电桩,整体维护情况较好
停车情况:存在乱停放情况,有商铺通行区域被占用
图:广州市白云区城中村槎龙村内的便民充电点,现场较多充电位空余,奥一新闻拍摄
槎龙村位于白云区松洲街道,流动人口居多,此前曾是脏乱差的城中村,现已改造成新型村落,电单车是居民们常用的代步工具。而位于槎龙万龙二街的一个“白云区电动车充电桩消防宣传示范点”于7月初着火,烧毁多辆电单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事发后,记者到槎龙村走访发现,村中有多个电动车充电桩,整体维护情况较好,只是使用率不尽人意。
万龙二街围院入口处的单车停放区,加装了电单车充电点,约20多个充电口,花1块钱就可以充上2小时;而另一边的槎溪大道围院入口处也设有便民充电点,充电口也有十多个。但是记者发现,并不是很多电单车在这两个地方充电,现场有较多充电位空余。当地村民陈先生对记者表示,这两个充电桩都是位于村口,离村民的住宅区比较远,所以大家并不是很乐意在这里充电。
图:广州市白云区城中村槎龙村龙骏广场前,不少电单车占用了通行区域。
同时,记者还发现村中有不少电单车乱停放的现象。龙骏广场是当地一处较为繁荣的商业广场,客流众多,在广场内贴着“禁止停车,违者锁车处理”的告示,但是仍有许多电动车停在各家商铺前,占据了一部分的通行区域。
广州有上百个城中村,有的已经改造完毕成为新型社区,不少城中村因种种原因,仍未改造完成。本期我们走访的五个城中村,大多存在充电设施缺失、电动车乱停乱放问题,是需要提防火灾的区域。
下一期,我们将继续走访广州市区建于2000年以后的新小区,调查电单车停放、充电情况,敬请关注。
监制:刘丽君
策划:谢江涛 左志红 高春明
统筹:管玉慧 卢若情
采写:卢若情 周晓媛 冯潇慧 林思思 谭涵潇
海报设计:郑柏琪
实习生:胡铭恩
编辑:卢若情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深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