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第五场记者招待会。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两度提及“洋垃圾”,并提到“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固体废物“零进口”,是如何有序推进的?
危害:损害环境、携带病菌
我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固体废物进口国之一。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客观上需要进口一些固体废物来缓解原材料的供应不足。据海关统计,我国固体废物进口量持续多年增长,在2012年达到峰值5890万吨。此外,我国对固体废物进口采取严格分类管理方式,分为禁止进口、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进口3大类。
据统计,2017年我国固体废物进口依然保持在高位运行,进口量达4227万吨。进口固体废物中很大一部分流入到一些治污能力低下的中小企业,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渣等严重损害了当地生态环境,一些洋垃圾甚至还携带病毒、细菌等,对从业人员健康构成了威胁。
分步:2021年1月1日禁止进口固体废物
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我国分步有序推进。
*“洋垃圾”管理相关政策
2017年4月,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简称《方案》),要求2017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该《方案》于2017年7月正式印发。
2020年,禁止固体废物进口的管理目标写入法律。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提出国家逐步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
2020年11月,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有关事项的公告》,明确2021年1月1日起中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
近年来全国固体废物进口量(单位:万吨)
而据生态环境部统计数据,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我国固体废物进口量分别为4227万吨、2263万吨、1348万吨和879万吨,相比2016年,分别减少9.2%、51.4%、71.0%和81.1%。2017年至2020年,我国累计减少进口固体废物约1亿吨,到2021年,我国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禁止“洋垃圾”入境、严控固体废物进口的监管方案取得显著成效。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张雨亭 袁炯贤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新华社等
编辑:张雨亭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二十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