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宵花之王——蝴蝶兰,大众并不陌生,逢年过节摆上一盆,便能增添一抹靓丽的色彩。伴随着人们对蝴蝶兰喜爱度的提升,这盆“兰花皇后”也越来越常见于日常的办公和家居装饰。但作为观赏者,很多人并不知晓,蝴蝶兰的培育和种养其实还存在病毒感染率高、幼苗易烂根、花期难调控、新品种繁育周期长等痛点。近日,在2022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乡村振兴专题赛的舞台上,来自韶关赛区的郑翼泽团队就提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并在企业组赛道中一举夺金。
小花瓣,大梦想,从一支七八人左右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到产品远销东南亚的韶关市农业龙头企业,郑翼泽和团队用将近7年的时间,攻克了蝴蝶兰市场中的种种技术难题和销售关卡,打造出自己的项目特色和品牌“韶兰”,从韶关走向世界,从实验室走到农户家中。在产业助农的道路上,郑翼泽与团队坚持和农户一同成长,在当地直接带动就业300余人,与村民共享种养蝴蝶兰带来的花香。
从校园到大棚,技术创新攻克种植难题
2016年,郑翼泽还是韶关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一名大学生,在校时,他就在学校的项目孵化基地从事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韶关多山地丘陵,他和团队下乡时能看到不少温室大棚,但当地农户缺乏好项目,大棚因此被闲置荒废,带着项目的他们则萌生了在这里种养蝴蝶兰的想法。
在研究蝴蝶兰的组织培养的同时,郑翼泽也看到了蝴蝶兰的潜在市场。“蝴蝶兰花期长,颜色比较多,在经济水平整个提上来之后,我们的精神需求也会提高,所以说市场需求也在慢慢增加。”正如他所预期的,到2021年,蝴蝶兰全球产值达1000亿以上,是产业化程度、年产值、年销量世界第一的花卉单品。
既是专业所学,也是兴趣使然,既符合当地农户需求,又有潜在市场,积累与机遇给足了郑翼泽底气和决心。2018年郑翼泽和团队成立了韶关市绿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绿沃”),正式布局蝴蝶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距离学校九公里外的东岗岭村,团队建立起了第一个基地。“我们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记录种苗培育过程。
在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乡村振兴专题赛的路演现场,郑翼泽针对当今蝴蝶兰市场上存在的痛点,介绍了绿沃近年来突破的核心技术和相应的项目成果。“我们首创的脱毒技术,成功使得脱毒率由50%提高到100%,打破了荷兰和中国台湾的脱毒苗技术垄断。针对脱毒苗易烂根的问题;我们首创的兰花Air-s培养盆,使得幼苗的存活率从70%提高到95%,帮助农户每亩增收2万元以上。”此外,他提到四位一体精准控制花期技术和独创的育苗技术路线也分别解决了销售期短暂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公司申请的专利有18项,构建起了我们的技术壁垒。”
搭建“植物工厂” 海内外同步推广
“创业者其实很多时候是凭着自己的一股劲就冲进去的,实际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郑翼泽坦言。
在蝴蝶兰的红海中,如何打出自己的特色?这是他们在初创阶段所要面临的难题之一。全产业链模式是郑翼泽给出的答案。他介绍,绿沃目前已搭建了蝴蝶兰研发、生产、销售、电商和技术服务的“植物工厂”体系。“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的全产业链模式,我们不只做栽培,我们还有种苗。”他还提到,正是在这套完善体系的支持下,“韶兰”项目得以实现更好的复制推广,在韶关之外,目前也在广东英德实现落地,同时也与北京、江苏宿迁、浙江杭州、广东深圳、越南河内等地区产业园或公司签订了项目落地合同。
温室大棚里培育出多种多样的蝴蝶兰。
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拓,2019年,基于综合运输距离、人口、生活习惯的考量,郑翼泽将国外市场的目标瞄准了东南亚的越南。“就好像潮汕人一定要喝茶一样,越南人是一定要买花的。”但拓展越南市场的道路并不简单,从零开始,郑翼泽直接去到越南花卉市场跑销路,语言不通,就求助翻译人员、翻译软件与当地人交流,为了给客户更好的交互体验,郑翼泽还自学了越南语,目前已经能完成一些基础交流。
在商业模式上,绿沃以销定产,产品销往海内外。在国内市场,绿沃通过直销商和分销商两大渠道提供四阶段种苗和成品花;国外市场方面则主要接收种植大户各阶段种苗订单和分销商的销售订单,产品摆上了海外的兰花展会、花卉批发市场、年宵花市、花店与电商平台等。据介绍,目前,绿沃的海外市场贡献了公司40%的总营收,未来将继续同时发力国内外两大市场。
多种模式产业助农 和农户一起成长
从一支只有七八人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到产品远销东南亚的韶关市农业龙头企业,绿沃在那些曾被闲置的温室大棚里培育出了优雅灵动的蝴蝶兰,这其中也有不少当地村民的辛勤劳动。公司成立伊始,郑翼泽就希望能这个项目也能起到带动农户就业的作用。
团队与农户在基地。
“助农最好就是建立在你和农户们一起成长的基础上,这才是最好的模式。”郑翼泽介绍,通过带动农户就业、创业、富业这三种模式,绿沃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助农模式。第一种是为农户提供就业岗位,聘请农户在基地务工,包括固定工和临时工;第二种是自种自养模式,“农户投入贷款(政府贴息)和我们公司合作,租用基地大棚种植,公司提供种苗和保护价收购。”郑翼泽解释道。
第三种代种代养模式则鼓励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加入合作,投入贷款(政府贴息)后,由公司负责管理、种植和销售,并承诺支付农户1.5万元/年的兜底收购。
目前,绿沃已直接带动就业300人,间接带动就业2000多户,示范村年增收100万元。
在这次“众创杯”赛事之旅中,郑翼泽不仅斩获乡村振兴专题赛企业组金奖,还在近4个月的参赛旅程中收获了更多成长。“广东‘众创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郑翼泽表示,在母校韶关学院和学校的创新创业学院以及英东生物与农业学院的提醒下,注意到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专设乡村振兴专题赛后,一直深耕于蝴蝶兰领域和乡村振兴的他们就希望通过参与此次大赛收获更多知识,并借助广东“众创杯”的平台,让更多人认识绿沃和“韶兰”,同时希望可以发挥带动作用,让更多人参与到乡村振兴中。而比赛也确实给了郑翼泽团队实打实的收获,赛前培训、评委点评、同类农业项目的路演都让他感觉收获颇丰,知识面有了更广阔的拓展。
未来,郑翼泽计划将重心放在优质种苗的研发生产上,实现四季花开,同时依托整个产业链的优势和技术服务,把项目推广辐射到更多的地方,带动更多的农户实现就业创业,并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做到真正的国际化。
统筹:尹来 程小妹
采写:南都记者 李梓毅 实习生 徐瑞琦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李梓毅,程小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2022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