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全球唯一戊肝疫苗上市十周年暨鼻喷式新冠疫苗学术交流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医学会秘书长李国营表示,大家不仅要继续加强对甲肝、乙肝等常见肝炎病毒的学习和防治,更要将目光聚焦在像戊肝这样危害性高且群众知晓度相对较低的肝炎病毒上。
这些人群感染戊肝病毒易重症化
据国家卫健委疫情报告数据,2012年至2021年,我国戊肝发病人数已经连续10年超过甲肝,病死率也已连续15年超过甲肝。特别是在广东、海南等省份,戊肝流行率逐年攀升。对于慢性肝病患者、育龄期妇女、老年人等人群,感染戊肝病毒后易重症化。
学术研讨会上,本次大会主席、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教授表示,戊型肝炎已经连续十几年都超过了甲肝、乙肝,成为急性肝炎里的NO.1,死亡率可以达到1%-5%,每年都有散发,甚至有一些局部的爆发流行,所以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戊肝和我们熟悉的乙肝、新冠病毒、艾滋病等都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教授表示,食用未煮熟的猪肉、猪肝、海鲜或者日料等有感染戊肝的风险;除了消化道传播以外,戊型肝炎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它在人群中非常隐蔽,大部分人感染后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只有到医院进行专业的血清学检测才能被诊断出来。“如果出现尿黄、眼珠子发黄等症状,医学上叫黄疸,建议到医院检查戊肝抗体,还可以通过检测HEV RNA来结合判断有无感染。”彭劼说。
易感人群建议接种戊肝疫苗
与戊肝患者吃饭会传染吗?彭劼表示,戊肝病毒会经由消化道传播,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人与人直接传播的概率较低。所以和戊肝患者一起吃饭传染风险并不大,但为了以防万一,仍建议采用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
如何做好防护?唐小平表示,传染病的防护无外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而易感人群的保护主要靠疫苗。
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彭亮教授带来了最新的《戊型肝炎防治共识解读》,他指出,感染HEV后可能病情较重的慢性肝病患者、育龄期妇女、老年人等;以及畜牧养殖者、疫区旅行者、餐饮业人员、集体生活者等高危人群推荐按0-1-6个月程序接种3针30 μg/0.5 ml戊型肝炎疫苗。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鸣教授在会上带来了有关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沁可宁的介绍。
王鸣表示,沁可宁具有双重减毒特性,安全性更好,且模拟新冠病毒自然感染路径,通过鼻腔喷雾接种,便捷无痛。沁可宁可以有效针对目前流行的各种毒株,甚至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毒株,都会具有保护作用。临床试验显示,沁可宁对预防住院及以上严重疾病保护效力为100%;全程接种灭活苗后序贯加强鼻喷苗,保护效力提高63%;对从未接种过任何疫苗的人,预防症状较明显发病的保护效力为67%,预防症状性感染的保护效力为55%。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编辑: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