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公布结果,共有阿兹夫定片、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清肺排毒颗粒3种新冠治疗药品通过企业自主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参与了谈判。其中,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Paxlovid因生产企业辉瑞投资有限公司报价高未能成功。
有药企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在Paxlovid的价格方面,作为跨国药企,除了考虑在全球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外,也需要权衡其药品的全球价格体系。
CIC灼识咨询经理刘昕对此表示,“对于国产口服药和在研的同靶点药物来说,这将刺激加快国产药的研发进程,迎来更大的市场替代空间。”
Paxlovid因报价过高尚未入局
1月7日,国家医保谈判的第三天,除了肿瘤和罕见病领域多个药品的谈判外,最受关注的是辉瑞公司的Paxlovid的医保谈判。
据媒体报道,1月7日上午,美国辉瑞全球生物制药商业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市场准入负责人钱云于上午8点30分许开始进场谈判,直到下午1点20分许才出来,历时几乎达到5个小时。
次日,国家医保局则对新冠治疗药品的谈判予以公布进展。
据国家医保局官网显示,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工作于1月8日正式结束。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管理司负责人介绍了新冠治疗药品参与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有关情况。
国家医保局公布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的信息
1月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管理司负责人表示,虽然Paxlovid未能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但根据近期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的所有治疗性药物,包括Paxlovid、阿兹夫定片、莫诺拉韦胶囊、散寒化湿颗粒等,医保都将临时性支付到2023年3月31日。
在此期间,新冠病毒感染的参保患者使用这些药品均可享受医保报销政策。
此外,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经过本次谈判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治疗发热、咳嗽等新冠症状的药品已达600余种。
同时,为满足各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的需要,近期各地医保部门结合当地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又将一批新冠对症治疗药物临时纳入本地区医保支付范围。总体来看,医保报销的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用药品种丰富。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近期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印发《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需的新上市抗病毒治疗药品,采取全周期多层次的措施引导企业公开透明合理定价。
网传谈判后续:Paxlovid仿制药开谈?
值得注意的是,有外媒报道称,1月7日,国家药监局作为中方牵头部门正与辉瑞就Paxlovid的仿制药合作进行谈判,并提到华海药业、石药集团。
对于上述传闻,有新冠产业链上的药业相关的人士也有所关注。“今天传出消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辉瑞就获权生产仿制新冠药谈判,此前我国有企业获授权仿制辉瑞新冠口服药,但允许出口的国家不包括中国,作为后续的解决方案,辉瑞自身在临时医保到期后是否会采用促销赠药的方式继续拓展市场,还是国内确定一家可在内地销售的仿制企业,有待进一步确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类似的预判。“由于辉瑞Paxlovid目前公布的治疗原理和药效主要针对重症患者,在我国刚放开的情况下仍拥有较大市场。即使未进医保,后续也有可能继续授权我国进行仿制药生产。”
代购提供的印度仿制药照片
1月9日上午,南都记者致电华海药业证券部求证,对方表示,“医保谈判情况不清楚,需要联系辉瑞公司。我们还在积极配合辉瑞加速推进Paxlovid地产化生产项目的工作,以保障Paxlovid在中国市场的充足供应,持续满足中国患者的市场需求。”
据华海药业2022年8月的一则公告,华海药业将在协议期内(5年)为辉瑞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的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提供制剂委托生产服务。辉瑞公司提供奈玛特韦原料药与利托那韦制剂,华海药业负责奈玛特韦制剂生产,并完成组合包装。
多款新冠口服药“竞速”
连日来,国内外的新冠治疗药物进展频频。在进口药物方面,2022年12月30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消息,12月29日,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默沙东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莫诺拉韦胶囊(商品名称:利卓瑞/LAGEVRIO)进口注册。
此外,盐野义新冠口服药Ensitrelvir国内进展加速。12月29日晚间,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旗下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与平安盐野义有限公司签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物Ensitrelvir中国大陆地区的推广协议,合作期限为5年。根据公告,平安盐野义已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交新药上市申请相关准备资料。
除此以外,多款国产的在研新冠口服药密集发布临床试验的进展。
1月3日,君实生物-U 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上海君拓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口服核苷类抗SARS-CoV-2药物VV116片(以下简称“VV116”)已完成一项对比Paxlovid用于伴有进展为重度包括死亡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早期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同时还在不同的人群中开展了多项VV116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同日,前沿生物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共同开发了抗新型冠状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剂FB2001(通用名:Bofutrelvir),公司拥有FB2001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加速推进注射用FB2001拟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患者的II/III期临床试验和雾化吸入用FB2001拟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II/III期临床试验。
有研报提及,先声药业的 3CL 抑制剂SIM0417 已经于 2022 年 12 月 18 日完成 II/III 期临床 1208 例患者入组,是进展最快的国产 3CL 小分子抑制剂,有望 2023 年初拿到临床数据并申报上市。
此外,记者留意到,前沿生物、广生堂、开拓药业等药企研发的新冠药物也处于III期临床阶段。有相关药企人士向记者提到,对于行业来讲,辉瑞未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给国内的新冠药物开发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抢占市场的机会,也可以说是未来的一场晋级赛。
刘昕则认为,疫情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中,具有新冠病毒变异快、容易复发、传播速度快等不确定性。对于未来新冠口服药市场是否还有剩余的竞争空间,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从短期来说,对于大部分国内企业来说能否在短时间内推出新的药品并保证产量至关重要。从长期来说,随着愈来愈多的企业加入到新冠药物的研发工作,企业能否够在价格上面取得优势会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总的来说,从技术转化和产研结合两个方面来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编辑:伍月明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新冠康复 科学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