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如何强统筹?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要处理好统分关系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3-01-29 23:36
微信图片_20230128114027.jpg

“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一直是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软肋’”,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在近日召开的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分论坛上指出,这一“软肋”又突出表现在县域发展相对缓慢上。他认为,广东决定在全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并将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作为该工程的重点,“非常及时,意义重大”。

南都记者从当天论坛获悉,广东全省有57个县或县级市,县域面积占比为71.7%,县域常住人口占比为28%,县域GDP占比仅12.5%。受资源禀赋等客观条件制约,县域之间差异大、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弱,内生动力不足。

“在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激励体制和合作模式上,县域这个‘后腰’始终硬不起来。”陈鸿宇提出,原因关乎县域发展中未能把握好县级与省市间、县级与镇村间、县级与县域各横向和垂直各部门间的资源配置的统分关系。

“县一级既缺乏统筹各镇、村和各部门的能力,又缺乏必要的动力和压力,从而影响下沉资源的配置效率。”陈鸿宇称。

例如产城村融合发展、绿美城乡规划、交通网点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跨镇跨村”问题,陈鸿宇认为,目前,镇村两级缺乏能力解决制约村一级发展的诸多问题。由县一级承接省市两级赋予的统筹谋划镇村发展的权限,才能形成省、市、县三级资源向镇以下基层常规性下沉的制度,也更有利于以县为主体,差异化地规划建设不同类型的乡镇。

如何正确处理好县域发展的三层“统分”关系,让县域发展既有内生动力,又有外生压力,还有统筹引领能力?陈鸿宇对此建议称:

一方面,要大胆赋权强县。在全省上下形成“县域强才能省市强、县域兴才能镇村兴”共识的基础上,按照“宜统则统”“应分尽分”的原则,建立省、市、县三级下沉支持镇村资源主要由县一级统筹、使用、考核的体制,明确县一级统筹全县镇、村协同发展的主体责任和相应的资源保障。

另一方面,要坚持规划先导。摸清镇情,尊重村情,汲取民智,实事求是地制定县域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并重点抓好县城规划和跨镇区专项规划。

他特别指出,强县必先强县城,要继续完善县城作为县域交通、能源、物流枢纽的功能,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县城与各镇村连接的县道、乡道和物流、信息网络上。同时,加大对县城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建设,尽快提升县城公共产品对乡村的外溢服务功能,并推动“就近城镇化”“就地城镇化”,把县城做大做强。

此外,要构筑内外合力。在加快县域发展中,要继续坚持脱贫攻坚中的好办法好作风。县一级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指挥和支持下,对全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构筑好责任体系、工作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社会动员体系、监督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以制度建设来形成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内外合力。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编辑:莫郅骅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读懂广东“百千万工程”
权威专家深读广东高质量发展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莫郅骅1.57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