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后,盯着孩子睡着的样子看,大概是很多家长的常规操作,一边看还会一边心想,我家娃怎么这么可爱。可有些父母却发现自家孩子张着嘴睡觉,还打呼噜。遇到这种情况时别耽误,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因为这很可能影响孩子的颜值和智商。
今年5岁的东东,前段时间感冒了,去医院就诊后,也没好利索,流清涕转为流黄浓涕、清嗓子、鼻塞、夜间打呼噜。
因为鼻子不通气,每晚睡觉前,东东都特别难受,只能张着嘴巴呼吸,睡着后还会打呼噜。
东东妈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ct提示:东东双侧上颌窦、筛窦及蝶窦炎症,腺样体肥大,堵塞90%。
原来,造成东东张口呼吸的原因一方面是鼻炎、鼻窦炎引起的鼻涕阻塞鼻腔;另一方面是腺样体肥大堵塞气道。医生说,东东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手术把堵塞的腺体切掉。
东东妈一听有点着急,但她考虑到孩子还小,腺样体随着孩子长大也会萎缩,所以她不想给孩子手术,接下来又给东东吃了一段时间抗生素,西替利嗪,糠酸莫米松等药物。
可吃药也没能让东东的症状得到缓解,这样的折磨让东东睡觉都睡不踏实,一次偶然的机会,东东妈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宝安区中医院儿科。
儿科主任黄又新看诊后,以清热化湿、散结开窍为法,以自拟鼻渊散结方7剂口服治疗,并配合推拿治疗,推拿以头面鼻部为主,辅以健脾清肺穴位,并嘱患者每日按揉迎香穴5分钟。
用这种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第二次看诊时,东东妈反映,孩子各种症状减轻了不少,又经过黄又新主任在原方基础上进行两次调方治疗。
最近,东东妈因为孩子多汗来医院就诊,她告诉黄又新主任,东东鼻塞流涕打鼾清嗓子等症状没再发作,睡觉时也不打呼噜了,现在娃睡觉总算能闭上嘴了。
复查CT时一看,腺样体堵塞50%,也就是说东东可以不用动手术,妈妈总算松了一口气。
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鼻子和口咽之间)的橘瓣样组织。一般来说,宝宝3岁时腺样体开始迅速生长,到6岁左右进入平台期,10岁左右逐渐萎缩。大部分孩子在13~14岁时,腺样体基本恢复正常大小。
别看这坨小肉团不起眼,它可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当病菌入侵宝宝的呼吸道时,腺样体就会启动防御。进入“战斗”状态时,它们会暂时变得肿大。
正常情况下,当病原体被清除后,它们就会恢复成原来的大小。但如果“敌人”经常来犯,腺样体就会反复受到刺激。久而久之,就会“过劳肥”,再也缩不回去了,这就是腺样体肥大。
这几种情况,也会引起腺样体肥大:
有变态反应性鼻炎、鼻炎、鼻窦炎时,鼻腔内的分泌物向后倒流,反复刺激腺样体。
各种病毒、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的反复发作,也可导致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最主要的危害是可导致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形成腺样体面容。
我们睡觉时正常的呼吸模式是用鼻呼吸,但孩子在腺样体肥大时,会由于鼻塞影响到鼻呼吸不畅,从而出现张口呼吸。
如果孩子长期张口呼吸,气流冲击硬腭会使硬腭变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的发育会变形,就会出现“腺样体面容”。主要表现为上唇短厚翘起、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缺乏表情等。
如果腺样体肥大影响了孩子睡眠呼吸,就会导致孩子慢性缺氧。会影响孩子的智力、精神情绪、认知行为,产生焦躁、乱发脾气、易惹祸等行为,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深睡眠,睡觉时呼吸不畅,深睡眠的时间就特别短,进而影响智力发育,影响学习成绩。
很多家长对采用激素或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心存顾虑。在宝安区中医院儿科可采用中医药保守治疗,主要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并配合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
口服汤剂选用健脾化痰、清热散结、活血通窍的中药,并配合小儿推拿、艾灸、揿针等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治疗,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鼻涕排出及鼻部通气,鼻塞、睡觉时打鼾等症状逐渐消失,后期调理患儿的体质,增强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推拿治疗手法
1、按揉迎香300次
迎香穴是人体手阳明大肠经穴上的一个穴位,位置在鼻翼两旁的鼻唇沟处。迎香穴的作用主要是能够通鼻窍和活血通络,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鼻塞、鼻出血和急慢性鼻炎等疾病。
2、黄蜂入洞60秒
小儿推拿特殊穴位手法,临床主要用来治疗鼻塞流涕、呼吸不畅、急慢性鼻炎等病症。
腺样体肥大大多是因为儿童感冒生病导致对腺样体造成刺激,所以预防起来也不太难,除了做好日常防护,增强体质之外,还有一套日常保健四大手法传授给你。
预防腺样体肥大,做好以下几点
预防反复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
鼻炎、鼻窦炎的孩子,一定要注意积极治疗鼻部疾病;
避免接触过敏源、外出佩戴口罩,定期清洗空调毛绒玩具,勤晒被褥;
合理饮食,减少甜食及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避免不耐受食物及过敏食物,不偏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高蛋白食物,调理脾胃;
多运动,日常配合中医推拿手法,增强抵抗力。
另外还可以用日常保健四大手法:补脾经,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来预防。可以提升孩子正气,增强抵抗力,减少外感频率、减轻患病程度,减少对鼻腔的反复刺激,达到预防鼻炎的目的。
日常四大保健手法
补脾经300次:拇指外侧边从指尖向指根直推。
摩腹5分钟:顺时针摩腹
按揉足三里100-300次: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
捏脊6-9遍:龟尾至大椎成一直线,从下往上捏脊。
黄又新主任提醒,是否需要手术,一定要经过医生综合评估,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影响了孩子的颜值、智力。
来源: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编辑: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