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瑶族“阿姐”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3-03-02 10:27
1024x512_63fd4bdc9ce59.jpeg

【2023全国两会·前奏】听见粤声之“新面孔”

为了将传统瑶绣推向市场,她动员20多名留守妇女赴广参加培训;为了推广地方特产稻田鱼,她亲自下厨研究菜谱参赛……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身穿瑶族服饰的“阿姐”房奕玲,简直是一个“行走的连南广告牌”,就连她的手机彩铃都是“美丽瑶山,多彩连南欢迎您”。

房奕玲中专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2011年,她回到家乡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镇牛路水村,从此扎根在农村基层。十多年来,她先后担任村报账员、精准扶贫资料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先恒洞村党支部书,还从事了文教卫生、民政等工作,一直在为乡村振兴奋斗、奔波着。 

在2023年全国两会前,房奕玲拥有了新身份: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表示,在两会期间,她最关注的就是乡村振兴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问题。

人物名片:

房奕玲,瑶族,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镇牛路水村村委会副主任、村妇联主席、自然村先恒洞村支部书记。曾获得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女承母业投身妇女工作

她让嘹亮的瑶歌再一次在山中回响

“姐妹们都说,很少看到母女两人都是干妇女事业、做妇女工作的,但我家是个例外。”

据悉,房奕玲的母亲也曾是村中的妇女主任。1988年,她曾作为粤北瑶族妇女代表出席过中国妇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30年后,房奕玲于2018年出席了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母亲非常勤劳能干,小时候经常带着我和弟弟割稻谷、种番薯、烧火做饭,我们都拿她当榜样。也是因为受到母亲的影响,我很喜欢和珍惜这份工作,村委会是扎根在基层,和群众接触最直接的单位,所以我应该有义务和责任为群众服务。”

2016年,房奕玲从母亲手中接过接力棒,重新组建起村中的歌舞队。此前,因为房奕玲母亲工作变动,歌舞队活动曾经暂停了十几年。如今,嘹亮的瑶歌再一次在山中回响起来,也成了留守老人、妇女们的一份精神寄托。

图片4.png

2021年8月,牛路水村妇联执委与牛路水瑶山康乐歌舞队下村宣传妇女维权政策。图中前排左一为房奕玲。

不仅如此,县里还给歌舞队安排了音响和麦克风,这支有模有样的队伍已经参加过清远、江门举办的“美丽乡村”主题表演。此外,牛路水村的瑶族歌舞也成了当地盘王节、“稻鱼茶”文化节等瑶族特色节庆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之一。

带领村民做瑶绣,养殖稻田鱼

借文旅商机推动传统产业焕发经济价值

2016年,房奕玲听说县博物馆正在组织前往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培训活动,培训项目还有绣工,顿时十分喜悦。“我马上联系了县博物馆。因为我们村也有一批留守妇女,我希望她们能走出大山,多学习外面的绣工技术,回来把我们的瑶绣做得更加精美,更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推广出去。”

图片5.png

房奕玲(左二)与瑶族妇女共同练习刺绣。

在房奕玲的组织动员下,牛路水村的20多名妇女获得了培训机会。通过长达40天的培训,学习了新图案绣法、色彩审美知识,掌握了“十字绣”等更现代化的刺绣方式。“一些妇女培训回来后,与县博物馆的瑶绣坊签单,通过在空闲时间做瑶绣,一年可以获得两三万元的收入,补贴家用。”据房奕玲介绍,一个瑶绣的背包,手工费在200元以上;手工缝制的私人定制服装,价格要更贵一些;此外,带有瑶绣的装饰品也很有市场。

“过去,村里妇女的瑶绣都是绣好了就送给亲戚、朋友,很少有人想到要卖出去。尤其是一些老人,绣完坚持要把作品藏起来。近年来,大家逐渐意识到瑶绣的经济价值。每一年,我们都会在村里组织瑶绣活动,让大家把‘宝贝’拿出来亮相,互相学习。”

图片6.png

2021年6月,牛路水村举办瑶绣专题讲座和瑶族交流活动。

房奕玲表示,随着瑶寨文旅业的发展,瑶绣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绣工好的妇女自然会有老板找上门来合作。”房奕玲说。

除了瑶绣,房奕玲还结合瑶族村的传统和当地实际,动员大家养殖稻田鱼。据房奕玲介绍,稻田鱼主要以稻田中的稻花、浮萍、昆虫、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为食,因品质优异、味道鲜美,在市场上至少能卖到35元一斤。为了推广稻田鱼,房奕玲亲自研究了稻田鱼特色菜,并在“连南稻田鱼文化节”中获奖。“通过品尝菜肴,来到连南的游客对稻田鱼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可以更好地打开销路。”

关注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把山里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

受访中,房奕玲还回忆起一段刚接手妇女工作时的趣事。当时村中的妇女主任看她工作非常认真,说:“阿玲,我看人很准的,你以后一定会作为代表去北京开会的!”

没想到,这个“预言”最终真的成为了现实。“我当时哪会想这么远!我就是一头扎在工作中,干不成,就不放手。”

谈起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房奕玲非常激动。“虽然我在非常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但是政府和人民看到了我们的付出,我深表感激。” 

房奕玲表示,根据调研活动和工作经历,她在两会中最关注的就是乡村振兴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问题。

她留意到,村中抚养留守青少年的老人虽然能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却无法与其进行深入的交流,导致部分留守青少年性格孤僻、胆子小,沉迷手机。她希望能推动心理健康老师来到乡村,对留守青少年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

此外,她还建议尽快把村中山沟里的梯田机耕道路、水利灌溉设施修建好,让农民更有积极性地复耕撂荒土地,稳住种粮面积。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受访者供图

编辑:王诗琪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3全景看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