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断头路”、加快地铁建设……佛山发布城市交通新进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3-03-02 18:39

3月2日上午,佛山市城市“畅通工程”暨“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市政府副秘书长赖紫宁介绍,过去一年,佛山按时保质完成城市“畅通工程” 40项任务,“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行动190个工程类项目、347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年大变”工作目标。今年,佛山将进一步深化推进相关工作,营造更加畅通、更高品质的城市环境。

城市“畅通工程”方面,今年,佛山将打通13条“断头路”,新建不少于11个立体车库,新增停车泊位不少于7.5万个,并加快推动3号线在建段、4号线一期工程建设等。

发布会现场.jpg

织密城市交通网

13条“断头路”工程已全面启动建设

城市交通工作是关系到民生福祉的建设性工程。过去两年,佛山共打通城市内部“断头路”71条,通车里程144.9公里。不仅完善了城市内部路网建设,激活区域发展,还为持续高效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优化交通内通外联和城市空间布局,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市交通运输总工程师李潮表示,2023年,佛山将持续打通13条“断头路”,主要包括:禅城区南庄大道东延工程、南海区泰山路建设工程、顺德区龙盘北路东延线工程等。目前,13条“断头路”工程已全面启动建设。

同时,佛山不断优化公交服务。2022年,全市新建公交站场面积7.66万平方米,新增、优化12条公交地铁接驳线路,实现“零距离换乘、无障碍接驳”。持续构建健全“轨道+公交+慢行”综合交通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开通校园定制专线166条,全市投放“共享校车”40辆63班次,学生出行更便捷。持续完善非机动车专用道,全市完成935公里非机动车专用道建设,专用道的安全性、连续性、舒适性、便捷性全面提升。


多条地铁线开通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排名全国第23位

“佛山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市轨道交通局副局长杨靓毅在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是佛山轨道交通建设驶入快车道,进入新一轮建设的高潮。

过去一年,佛山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后通段、3号线首通段相继通车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新增57公里,总里程达到127.3公里,佛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排名从全国第36位跃升到第23位。佛山城市轨道交通初步成网运行,也正逐步实现从单线运营向网络运营的跨越。

3号线首通段的开通,使换乘服务更加便捷,同时提升了线路的通达性和高效性,对于推动佛山五区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的开通运营增强了广佛全域同城在交通方面的通达性,进一步改善广佛两市产业融合、人才互助、城市交通互联互通的发展环境。

杨靓毅表示,2023年,市轨道交通局将加快推动3号线在建段、4号线一期工程的建设,助力全市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着重围绕受地铁施工影响的围蔽道路,督促参建单位加快施工进度,按计划逐步解除施工围蔽路段,降低施工对交通通行的影响。强化“轨道+公交”的衔接,强化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的接驳,打造微枢纽,扩大地铁站点的服务半径,进一步提升运营服务质量。


强化交通事故处置力量

新增停车泊位不少于7.5万个

“新的一年我们将会围绕市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城市道路交通堵点、痛点进行治理,为佛山城市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在发布会上,佛山市政府副秘书长赖紫宁表示,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围绕交通网络建设、智能交通设施、治理道路拥堵、构建交通治理体制等具体工作来推进城市“畅通工程”的落实。

发布会上,针对交通拥堵问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李健毅表示,公安交警部门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提升交通信号灯的科学性合理性。2022年,市公安局在桂平路、容桂大道、云东海大道等路段建设了10个自适应控制路口。运用大数据和交通仿真技术,对主干道的配时方案进行精细优化,提升路口通行效率。建设5条干道绿波带,通过精细控制邻近几个路口的信号灯时间差,使机动车可以一路绿灯通行。同时,精细化设置路口全方向待行区,使每个信号周期可增加20辆以上的通行车辆,通行效率提升约19%。

今年,市公安局将启用市级交通信号配时优化中心,使全市信号灯联网率达到85%以上。此外,统一调控禅城、南海、佛山新城等重点区域交通信号灯,统筹协调中心城区出行需求。建设30条绿波带,提升交通效率和驾驶体验。运用大数据技术感知路网运行状态,让配时中心比群众更早知道哪里拥堵进行相应的优化部署。

“针对上下班高峰期各种突发事件引发的交通拥堵,公安交警部门将继续深化铁骑队勤务运作,完善交通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依托交通大数据的信息支撑,精准定位拥堵现场,充分发挥铁骑“最快双腿”优势,迅速消除拥堵源头。”李健毅介绍,今年,将持续深化交警队伍建设。同时,继续提高市民对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的知晓度,提高快处快赔率,降低轻微交通事故对交通运行的影响。针对高峰期乱停车、闯红灯、乱穿马路等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在重点路段加派警力,强化指引,严格执法,进一步提高市民安全文明出行意识,保障通行秩序。

此外,针对停车难问题,李潮表示,2023年,全市将新建不少于11个立体车库,新增停车泊位不少于7.5万个,尤其在矛盾突出的重点区域,新增停车泊位不少于5000个。在今年全面完成路内停车收费车位的智能化改造,建成市级智慧停车平台,为市民提供更便利的停车服务。同时,全面细致分析全市停车资源普查的数据,为各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完善佛山停车管理的政策。


采写:南都记者 关婉灵 实习生 孙天宇 通讯员 佛宣

编辑:关婉灵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