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家后会将这次学到的收纳方法用在生活中。”3月21日下午,在深圳市盐田区梅沙未来学校的报告厅内,六年级1班的赵思涵上了人生中第一节整理与收纳课,表示收获满满。
与赵思涵一样,这次参与学习的同学们中鲜有人了解“收纳”。“收纳就是把自己的东西放好,就不会不见了”“收纳就是衣服放在衣柜,文具放在文具盒”“收纳就是什么东西都摆放整齐”……围绕“收纳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生们说出了自己的理解,也在资深收纳师的引导下,更深刻地认识了整理与收纳,还积极动手把校服整齐地叠放在牛皮纸袋中,培养了收纳整理的意识。
现学现用 一分多钟叠好衣服并收纳
整理收纳看似简单,却是一门大智慧。首先需要对杂乱的物品进行识别、精选,再根据需要进行分类、贴标签,最后才可进入收纳环节。“收纳过程中,轻地放上面,重地放下面,常用的放在容易看得见的地方,不常用地收藏起来……”在收纳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和游戏互动中,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现场氛围轻松活泼。
“把裤脚挽上来,裤脚变成口袋,接下来我们按照口袋的高度,把裤腿放到口袋里去……”在实践环节,同学们纷纷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校服动起手来。在学习之后,一场精彩又生动的叠衣服比赛开始,每班派两名同学分组比赛。
在舞台上,参赛同学有条不紊地把所学到的技巧一一展示,根据收纳袋的大小,把校服折叠成“豆腐块”形状,在保证不散落出来的情况下,竖立着放进去,最快的同学一分多钟就完成了比赛。最终,叠得又好又快的参赛学生获得了五元“未来币”和小奖牌。
“以劳育人”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
去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正包括“整理与收纳”等内容。
梅沙未来学校相关负责老师介绍,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学习“整理与收纳”相关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养成爱劳动、爱整洁的良好生活习惯,启发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
一直以来,梅沙未来学校都十分重视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使其真正发挥“以劳育人”的价值与功能,为培养具备劳动素养的“完整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
编辑:谢粤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