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剑父、黎明师徒作品展开幕,让岭南画派在澳门扎根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04-22 23:10
微信图片_20230421140410.jpg

“高剑父 黎明师徒作品展”在澳门市政署展览厅举行开幕式。

由澳门基金会主办、澳门春潮画会及澳门收藏家协会承办的“高剑父 黎明师徒作品展”于4月18日在澳门市政署展览厅举行开幕式,展出由澳门春潮画会会长、“岭南画派”著名画家黎明,及其恩师、“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所创作的逾百幅作品,展期由即日起至本月26日。澳门春潮画会理事长黄咏贤在致辞中表示,黎明生于澳门,并与高剑父在澳门结缘成为师徒,期望将其作品带回澳门保存,希望政府可提供空间收藏作品,让“岭南画派”得以传承。

微信图片_20230421140414.jpg

展览共展出高剑父67幅作品,黎明作品32幅以及高剑父与黎明合作的画作2幅。

高剑父不少重要画迹上都有黎明的题跋

本次展览共展出澳门春潮画会会长、著名岭南派画家黎明珍藏其恩师、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67幅作品,黎明作品32幅以及高剑父与黎明合作的画作2幅,共101幅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出的高剑父的画稿和作品大都来自其入室弟子黎明伉俪的珍藏。不少重要画迹上都有黎明的题跋,有的为画作命名,有的指出原作创作年份和地点,有的介绍原作创作的过程,旁及回忆春睡画院往事,有的介绍相同题材作品……内容众多,不一而足。但可以肯定的是,黎明的题跋不但厘清了高剑父画稿和作品创作的相关信息,而且为高剑父乃至岭南画派研究提供了一手资料。

微信图片_20230422223859.jpg

高剑父《长城丝路》

譬如高剑父作品《长城丝路》,黎明在题跋中指出,“此图乃剑父师于一九三六年写作于春睡画院听秋阁,时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并先后在南京、上海举办师生画展,轰动一时,一九四六年黎明有幸随侍高师返穗入住听秋阁,与黎葛民、叶永青晨昏共聚,合作无间,转瞬数十载,回顾师友情谊,感慨良多。”

又如高剑父作品《紫藤寿石》,黎明同样在题跋中透露了该图作的具体信息。“剑父师四六年携余来穗,入住朱紫街春睡画院,园中遍植花木,环境清幽,梧桐瓜果皆为高师喜爱之画材,当年我捐给高剑父纪念馆两年高师佳作中,《霜后木瓜》便是写生于春睡故园。高师尝题另一木瓜画,句云:‘霜后木瓜憔悴、可怜,今晨早起为之图照,亦小园趣事也。’高师亦写作紫藤多本,此图苍藤嫩叶,湖石衬托,别有创意,笔精墨妙,突显个人特色,诚佳作也。”

微信图片_20230422223841.jpg

高剑父《紫藤寿石》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高剑父与黎明合作的两幅画作:《游鱼啖花影》和《濠江圣迹》。据黎明太太黄咏贤介绍,《游鱼啖花影》由黎明画鱼,但被高剑父批评该鱼彷佛浮在水面,于是高剑父擦去部分鱼的颜色,让它看起来像水的波纹,让人认为鱼在水下。然后高剑父亦添加浮萍,并由高剑父的妻子翁芝题,由高剑父的儿子高励节加镶诗堂,为4人合作之画,别具意义。而黎明女儿黎文心则透露,作品《濠江圣迹》是高剑父第一幅以公元年份题字的画作。画作描绘的是澳门地标大三巴的景色,又是父亲与高师的合作作品,相当有价值。

微信图片_20230422223909.jpg

黎明《游鱼啖花影》

微信图片_20230422223903.jpg

黎明《濠江胜迹》

澳门是我的出生地,亦是我与高师结缘的地方”

黎明今年94岁,他在致辞中表示,很幸运在澳门遇上改变他一生的高剑父老师,他一直追随高师,直到1951年高师在澳门逝世。“澳门是我的出生地,亦是我与高师结缘的地方,一直希望能在澳门重温当年的情谊。黎明在高剑父身边10多年,耳濡目染下尽得真传,也在日积月累的不断修为的功力及学养下,自成其果。黎明精于花鸟,长于山水,善写人物,兼工带写,淋漓畅顺,题材广泛,以善写孔雀而闻名。黎明的笔墨生涯中,融会贯通高剑父提出的“折衷中外、融会古今”的特点,讲求师法自然,灵活生动。对于黎明与高剑父的师徒情缘,南方都市报曾作详尽报道:《高剑父亲传弟子黎明:一代丹青冠港澳 岭南画脉续春潮》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本次展览的画册、《黎明画迹》和《岭南画派研究文集》(第一辑)的首发式。据黄咏贤介绍,2021年是高剑父逝世七十周年,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办了“黎明从艺八十二载暨春潮画会银禧展及研讨会”,得到来自上海、广州、香港、澳门的资深学者和名宿的支持,他们从不同角度论述岭南画派的历史渊源和背景、岭南三杰的从艺经历和艺术主张、岭南画派在国内外的传播和影响。研讨会中所发表的研究论文整理收集于《岭南画派研究文集》(第一辑),“希望该书的出版对学术界、艺术界、博物馆等机构有研究参考的作用。”

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何叶

图片由澳门春潮画会提供

编辑:周佩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