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日前,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1至4月,广东外贸进出口2.52万亿元,同比下降0.7%。其中,出口1.68万亿元,增长5.4%;进口8415亿元,下降10.9%。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方面表示,整体数据微降,是受到海外需求走弱、高基数等影响。
新兴市场成为拉动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1至4月,广东对主要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了7.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8%,其中也包括东盟十国,占全省进出口总值接近三成。与去年同一时期相比,广东对拉美国家巴西、智利进出口分别增长30.7%、4.6%。
5月9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4个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总值为2.09万亿元,同比增长13.9%。以人民币计算,中国出口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的货物总额,同比分别增加24.1%、36.9%、11.2%,高于出口整体增速10.6%。
中国与东盟产业优势互补,带动了中间产品贸易规模保持增长。此前4月13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中间产品1.1万亿元,同比增长18.2%,占同期对沿线国家出口总值超过五成。其中,汽车零部件、锂电池、电气控制装置和音视频设备零件,出口增速分别达到40.5%、50.3%、23.9%和21%。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数据显示,前4个月,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1.4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占进出口总值的58.1%。相较生产原材料和制成品“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一般贸易被认为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自主性更强。而跨境物流也全面恢复促进了保税业务发展,前4个月,广东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4285.4亿元,同比增长11.1%,占进出口总值的17%。
广东出口的“大头”仍是机电产品。1至4月,广东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3%,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超过六成。以外贸“新三样”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品市场需求较旺盛,前4个月,广东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值同比分别增长9.5倍、35.4%、102.4%。同期,中国“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超3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七成,拉高出口整体增速2.1个百分点。
近期,广东经济运行好转,对大宗商品需求增加。根据海关统计,1至4月,铁矿砂、煤炭、原油等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2.7%、27.6%、13.4%。
第133届广交会全面重启线下展,已于5月5日闭幕。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表示,“出口成交好于预期”。本届广交会现场出口成交216.9亿美元。截至5月4日,线下参会的境外采购商约12.9万人,来自213个国家和地区。
此前,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储士家透露,从国别地区看,预登记参会采购商人数前十的分别是中国香港、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美国、俄罗斯、菲律宾、越南、澳大利亚、印尼。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黄姝伦
编辑:黄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