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青年科学家挑战科学“无人区”,前辈科学家支了哪些招?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3-05-29 17:48
微信图片_20230526110636_副本.jpg

5月26日上午,作为2023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之一,2023未来科学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

当前青年科研人员面临哪些难题?如何帮助青年科学家尽快成长,鼓励他们挑战科研“无人区”?论坛上,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全球知名院校及学术机构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等重量级嘉宾就此议题展开探讨。

微信图片_20230529172730.jpg

2023未来科学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青年科研人员竞争激烈,很难静心“十年磨一剑”

年轻科研人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却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在过去20年中,科技发展的速率日渐加快。青年科学家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项目申请竞争激烈、发论文难、生活压力大等多方面的挑战。上一辈科学家的成功经验有时也不一定适用于他们。”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副教授、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指导委员会委员翁经科说。

2018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也表示,青年科学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竞争。

微信图片_20230529172725.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主办方供图

他指出,过去10年中,我国迎来了科研人员的回国潮,科研人才在经费和学生等资源方面竞争激烈,青年科学家很难静下心去“十年磨一剑”。马大为认为,高校不断扩招吸引人才,但对于人才如何能够持续发展考虑的不足,对于人才的成长环境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体系,这也对形成健康的科研机制造成影响,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和重视。

微信图片_20230529172737.jpg

香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翔。主办方供图

“我想指出,社会对科学研究要有包容性,这是科学本质所决定的——做实验时,95%以上的时间都是失败。”香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翔表示,当下不少政府和企业的项目都是以目标为导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助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但也要鼓励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让青年科学家有机会自由探索新的课题。

 

将资源、实验设备对年轻人倾斜,创造良好的激励制度

如何帮助青年科学家尽快成长,鼓励和带动更多的青年科学家探知未来,挑战无人区?翁经科认为,这是个系统性问题,需要整个科技界一起努力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激励制度。

现场,马大为也带来三个呼吁:一是企业界能有更多有识之士来支持科学界的年轻人;二是大学、研究机构在吸纳人才时多加考虑,是否有资源容纳那么多学者的研究、是否能为他们提供成才的环境;三是年轻人也要想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在目前的竞争环境下开展学术性的基础研究,或许到企业发展技术方面的工作也是一条出路。

和玉资本管理合伙人、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捐赠人曾玉指出,科研人才竞争激烈,这让青年科学家很难真正“做时间的朋友”,我们需要在他们科研人生的早期就将资源、实验设备进行倾斜,为他们带来不跟随的底气、勇气与决心,争取真正做到一些原始创新,这是非常重要的。

曾玉认为,目前国家各级政府正在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民间也出现了更加多元化的激励机制,通过将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创业公司、企业间多维度的培养机制进行联动。

 

采写:南都记者 王凡 蒋小天 宋承翰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直击中关村论坛,现场体验硬核科技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