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南都记者从中国国家博物馆了解到,山东青岛籍著名文物专家、考古学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名誉院长孙机,于当天上午逝世,享年94岁。
孙机。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院
公开资料显示,孙机出生于1929年,山东青岛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曾获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论著有《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国古舆服论丛》、《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孙机谈文物》、《仰观集——古文物的欣赏与鉴别》、《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从历史中醒来——孙机谈中国古文物》、《华夏衣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及《载驰载驱——中国古代车马文化》等作品。
去年,孙机曾因“93岁专家谢绝鉴宝不愿挣这个钱”的话题登上网络热搜。据了解,和文物、古籍打了一辈子交道,直到鲐背之年的孙机,仍然坚持每周上一天班。但他也坚持,只为国家鉴定、研究文物,其他有偿的“鉴宝”邀约,无论对方出多少钱,“我谢绝这个东西”。
为“钱”鉴宝,他一概谢绝,为国鉴宝,他一丝不苟。值得一提的是,“后母戊”青铜方鼎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当年的教材上,它的名字是“司母戊鼎”或“司母戊方鼎”。对此,孙机严谨地解释说:“这个‘后’字,它是反文,就是反着写的。看起来可以念成‘司’,实际上只能作‘后’讲。《说文解字》里说‘司’是普通职工,你想,一个普通职工,能给她做这么大一个祭祀的鼎吗?一千八百多斤,那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它绝对不是‘司’,一定是‘后’,因为后是有地位、有身份的。”
被孙机纠正的“一字之差”远不止这一处。汉代文物“金缕玉柙(xiá)”曾经被叫作“金缕玉衣”,“柙”是贴身棺材的意思,孙机等文物学家反复考证,认为这件文物是“柙”不是“衣”,它的名字和介绍也被及时修正。
这种修正看似微小,但对做了一辈子文物研究的孙机来说,只有把这些东西弄清楚了,研究文物才算没有白费劲。“把道理讲清楚,有根据有证据地讲清楚”,是孙机最根本的治学原则。
采写:实习生 安然然 南都记者 陈燕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