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中国签署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将满20年,能否准时实现国内提出的“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的目标尚无定论。6月27日由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举行的的一次交流会上,多位专家都谈道,虽然全国吸烟率在持续缓慢下降,但近几年卷烟产量由降转升令人担心。而随着烟草专卖机构不再公布卷烟销量等数据,评估吸烟情况和开展控烟工作的难度应声增加。
多年来常被引用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100多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每年200万人,到2050年增至每年300万人。基于此,《“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纲要出台已近7年,留个各地的时间不再“富裕”,而业内人士对实现目标信心不足。
5月30日,乘务员在列车上向旅客讲解禁烟知识。在第35个“世界无烟日”来临之际,包头铁路公安处在管内车站、列车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图例讲解、发放知识手册、真实案例警示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旅客讲明吸烟对身体健康的严重损害和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威胁,解读在火车站、动车组列车上禁止吸烟的法律法规,动员旅客群众自觉不吸烟、主动戒烟,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新华社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原主任、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姜垣询问过多省疾控人员能否实现目标。“我问他们,你们能到这个数吗?都说不能,我几乎到每个省都这么问,大家都说实现不了。”姜垣随后鼓励说,“这个数肯定能实现,因为这个数不是凭空而来的,这个数是很多国家都这么做了,都实现了,我们这么做也一定能实现。”
姜垣所说的做法源自《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所提出的一揽子控烟方案,包括提高烟草税、增加烟包警示标志、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提供戒烟服务、禁止广告促销赞助等,其核心是减少烟草的供给和需求。随着这些举措在世界多国得到了连续多年的强力执行,当前已能看到控烟所产生的正面效果,肺癌等疾病导致的死亡正在陆续下降。
但这些措施在国内的落地情况并不理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副主任肖琳介绍,2010年~2020年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从28.1%降至25.8%,仅降低2.3%。照此降速推断,难以实现国家提出的2030年控烟目标。“现在时间很紧迫,后面的十年当中我们真的应该加大控烟力度,提高控烟的成效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她说。
一个直观反映当前控烟形势的数据是近十年的卷烟生产量。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2015年间,国内卷烟产量持续上涨,2016年曾出现短暂、缓慢下降,但至2020年,卷烟产量逆转趋势再次增加,到去年已经恢复到2016年之前的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
“框架公约有38条,核心就是减少供给,减少需求,”姜垣说,“近6年中国烟草产量逐渐上升,如果再持续增加的话,我们怎么降吸烟率,怎么降低到20%(吸烟率)?”
肖琳谈道,结合国内外经验,降低吸烟率最有效的两大措施分别是提高烟草税和推出室内全面无烟立法,“现在这两个方法都没有用好。”她表示,国内唯一一次出现烟草消费下降,正是在2015年上调烟草税后。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郑榕长期关注烟草税。她解释,烟草税控烟效果明显,因其主要为消费税,提税也将直接影响卷烟价格,从而抑制卷烟消费。而国内在烟草税的征收水平和征税模式上均存在欠缺。随着税收法定的要求逐渐落实,国内正在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法》,能否在立法中加强消费税对烟草消费的调控作用颇受业界关注(详见:《消费税法征求意见将截止,中央地方谁该支配烟草税?》)。
除了提高当前烟草税外,郑榕还呼吁对烟草税采取指数化调整模式,考虑到消费税调整通常需要一定周期,出于对控烟的考虑,应该建立自动调整烟草税的制度。事实上,由于烟草税已多年未涨,国内的烟草消费税负已降低至52%左右的水平(学者测算结果),远低于世卫组织建议的75%,和部分欧洲国家80%左右的烟草税率。
值得关注的是,烟草部门在几年前停止公布烟草销售数据,多位控烟专家都表示,这对研究烟草使用情况造成了很大影响。“控烟这么多年,咱们现在连卷烟的销量是多少都不知道了。”郑榕无奈地说,“卷烟销量到底是多少,这个数据我强烈要求要向社会公开。”
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王克安表示,此前烟草年鉴会公布该数据,但后来不再发布,“烟草年鉴那么厚一本,几百页,看不到产量销售额度”。他强调,这些数据的全面披露,对学界测算烟草税等数据颇为关键,将直接影响控烟效果。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实习生 柳宇成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