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深圳大学总医院举行“医路同行 感恩有你”建院五周年百名专家大型义诊暨“提升医疗质量 改善就医体验”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开启了新时代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重量级大咖云集 专家号源瞬间被“秒杀”
此次义诊活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总医院院长姜保国教授领衔,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7个“三名工程”团队特地来深圳助力,义诊当天开设院士门诊、三名工程专家门诊,这些专家的义诊号源一经放出,瞬间被“秒杀”,很多市民都是慕名而来。
同时,全院140多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全部出诊,涵盖34个学科和所有常见病的疾病谱,对疑难病例,专家们开展多学科联合讨论,为患者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好几个专家平时都挂不上号,这次抢到了,特意来看。”
很多医生加班一直看诊到下午1点,匆匆吃饭后又继续投入下午工作中。正值暑期,医院各个科室、部门做好充分准备,提前统筹,制定多种举措和预案,扩大服务量,应对义诊当日就诊高峰,满足市民需求。据统计,截至当晚17时35分,门急诊总量达5083人次。
义诊现场,门诊大厅、内科诊区、产科诊区同步举办21场健康科普讲座,“甲状腺结节的处理”、“三叉神经痛诊治”、“儿童骨与关节意外伤害的防范要点”、“超声在肌骨和胃肠疾病诊疗中的价值”多个实用又新颖的话题,令市民大饱耳福、获益匪浅。
启动! “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就医体验”
五周年大型义诊活动同时,深圳大学总医院“提升医疗质量 改善就医体验”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门诊大厅举行,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常巨平、深圳大学总医院院长姜保国院士、党委书记刘军山、执行院长巩鹏及领导班子成员,各行政职能部门及部分临床、医技科室代表参加仪式。
仪式由刘军山主持。执行院长巩鹏介绍,深圳大学总医院地处南山区学苑大道大学城片区,目前一期开放床位数800张,二期工程已开始筹建,将新增600张床位以及教学科研设施。医院目前设有42个临床医技科室、36个专科门诊、224个专病门诊,23个病区,已累计为337万人次患者提供了优质医疗服务。此次大型义诊回馈市民,更是医院五周年节点上的一次郑重承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提升医疗质量 改善就医体验”专项行动,以建设人民满意、有情怀有温度的大湾区高水平医院为目标,全力建设技术卓越、服务一流、市民放心、社会满意的标志性医院。
姜保国院士代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医护员工,向参加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市民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在过去的五年里,深大总医院积极探索医疗模式创新,不断推动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实现了医教研全面协同发展。在五周年大型专家义诊活动的同时,医院正式启动“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就医体验”专项行动,借此推进以持续质量改进为核心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从入院、挂号、候诊、就诊检查到出院,全流程改善就医体验。以本次专项行动为载体,医院将挖掘内部潜能、凝聚发展合力、激活发展动力,全力打造医院自身特色和品牌,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贴心的服务造福更多患者,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总院贡献。
常巨平表示,希望医院紧跟新时代步伐和“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为深圳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和便捷的医疗服务,充分发挥一流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应有的作用,在医教产学研用方面深挖潜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专注改革创新,为深圳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压氧科揭牌,合影打卡、表白墙、美术展……系列“庆生”活动精彩纷呈
同日,深圳大学总医院高压氧科举行开科仪式,将为广大需要氧疗的患者和市民提供促进机体康复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院庆期间,医院还设立“建院五周年”主题合影墙,并举办“一脉相承”深圳大学美术精品展等系列活动。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编辑: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