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茅”被调查背后:“蹭”茅台屡见不鲜,涉嫌违反多部法律

南方都市报APP • 湾区酒闻
原创2023-09-01 16:27
图片

“蹭茅台”将不能持续“任性”。

近日,一款名为“X茅”的白酒在电商平台公开销售,引发关注与讨论。随后,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声明指出,近期,在抖音等网络平台出现关于“X茅”酒相关信息。“X茅”为未注册商标,该产品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其已对涉案当事人进行立案,案件正在依法调查处理中。

相关产品被立案调查后,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注意到,目前电商平台等已无法检索到“X茅”等相关产品。

实际上,“X茅”被立案调查背后,也是贵州茅台被频蹭“热度”的缩影,从产品外包装到产品品牌,茅台酒基本上成为被“蹭”的目标,有当地酒行业从业者表示,即使相比过去猖獗情况有所改善,但是蹭茅台的产品仍频出。有法律人士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对于被侵权方而言,除了行政手段介入外,包括《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都是其维权“武器”。

另外,南都湾财社记者也注意到,近期相关部门也加大对涉及茅台酒等相关侵权情况的处罚。


“X茅”涉嫌“三无”及商标问题被查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X茅”被相关部门立案调查,除了本身涉嫌是“三无”产品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下称《食品安全法》)外,疑似对贵州茅台权益的侵犯,也是其被立案调查的主要因素,从相关部门给出的文件来看,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下称《商标法》)也是“X茅”被处罚的重要因素。

图片

“X茅“被立案调查。(图片来源:南方+)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本次涉事的“X茅”,其外观和产品图片均与飞天茅台较为相似,但外包装生产厂家和厂址都模糊写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有的包装则写着贵州省梁坤酒业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梁坤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是一家以从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注册资本1088万人民币,法人为王伦发。

另外,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X茅”虽然已经被生产,但这一商标一直处于无效或申请中的状态,2014年11月24日,贵州王某在第33类酒商品上申请了“X茅”商标,商标申请号15771579;2015年09月12日,第15771579号“X茅”商标被驳回,后未做复审,商标局官网的查询状态显示无效。73337761的注册号,则是由洪某于2023年08月08日注册,目前正等待受理。

在法律界人士看来,“X茅”除了相关部门在通报中提到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及《商标法》外,这一产品可能还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我认为,生产‘X茅’的厂家无非想通过这种比较粗鄙恶俗的产品名称来获取关注。”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戴锦良律师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根据《商标法》第十条第8项规定,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均不得注册为商标,“X茅”是属于禁止注册和禁止使用的商标范围,这必然会受到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查处;戴锦良还解释,如果“X茅”这一商标被认定对茅台等品牌构成了丑化和贬损,损害相关权利人的商标品牌价值,这可能会存在民事侵权行为。

戴锦良还表示,“X茅”除了涉嫌违反《商标法》外,其存在的部分情形可能还触犯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根据该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其中一项就是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只要是存在近似、引人误解和混淆的,当事人就可能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不正当竞争的混淆行为,同样可能面临行政查处和民事诉讼的”。

南都湾财社记者查询《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注意到,对于产生混淆等行为的处罚,除了没收违法商品外,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另外,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权利人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从外观到名字,茅台酒频繁被“蹭”热度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碰瓷”飞天茅台存不仅只有“X茅”一家,这可能是较为广泛存在的情况。

据南都湾财社此前数次在茅台镇中走访注意到,当地部分卖酒的门店中,出售的部分酒水产品都较为倾向使用与飞天茅台类似的包装,不但外包装的配色、使用字体等相似,而且连瓶身各种元素,包括红瓶盖、红缎带及外观等,均与飞天茅台存在较高的相似度。另外,南都湾财社记者也发现,这些产品的名字大多采用了“茅台镇”“贵州”等这些元素,诸如取名“茅台镇酱酒”“贵州茅台镇酒”或“贵州老酱酒”等。

相比线下使用较多与飞天茅台相似的元素,互联网电商平台上这一情况则相对“收敛”,南都湾财社记者以“贵州酱酒”为关键词搜索天猫、京东等平台了解到,有部分贵州酱酒产品采用了与飞天茅台酒相似的瓶身和红色瓶盖,但在瓶身上并未打上任何与飞天茅台相似的商标或图形等。

图片

对比茅台镇线下门店,线上电商平台“蹭”茅台的热度则相对收敛。(截图来源:淘宝)

“由于‘茅型瓶’(飞天茅台的瓶子)非常有辨识度,早年贵州甚至其他省的中小型酒企都会采用这类瓶子,助力自己的产品推广。实际上在6、7年前,使用跟茅台相似的包装、瓶子等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茅台镇当地一家小型酒企的负责人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随着近年来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以及仁怀市政府的大力整治,这种“蹭”茅台包装的风气大为改善,但在极个别的小酒厂仍在使用,“像这次被处理的‘X茅’就是其中一家”。

南都湾财社记者还注意到,虽然“X茅”已被立案调查以及电商平台下架,但有视频平台创作者发现,另外一款名为“贵州茅线酒”的产品“横空出世”,且包装与飞天茅台酒存在较高的相似度。

图片

B站视频创作者“辉月有话说”表示,在“X茅”被查之后,一款名为“贵州茅线酒”的产品流通。(截图来源:哔哩哔哩)

另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除了外形包装被蹭热度外,茅台的名字也曾被蹭过一波热度。比如2021年,主业为化工的信阳毛尖就曾意图改名为“国龙茅台”,该公司旗下子公司还曾销售一款名为“成龙茅台”酒的产品,被市场质疑蹭茅台热度。在市场舆论压力下,信阳毛尖随后又宣布放弃改名“国龙茅台”。

 

相似产品频出“存在即合理”?被侵权方可立体维权

从行业层面来看,与茅台具有一定相似度的酱酒产品,曾通过这种“借力”茅台的方式获得较为丰厚的回报。上述酒企负责人表示,贵州茅台的存在除了让仁怀市及茅台镇获益颇丰外,对于茅台镇中大大小小的镇酒同样也是一座“金矿”,“简单来说,靠着蹭茅台热度,尤其是2016年后(当时茅台商务消费开始兴起)那批酒企老板很多都‘上岸’了”。

业界分析认为,蹭茅台热度仿茅台包装的产品,由于以前因各种原因未能被有效处理,因此导致前述产品出现大量出现在市场,久而久之这也变成了一种类似“约定俗成”的行为,并逐步演变为“存在即合理”。

戴锦良指出,这种现象大量存在并不代表是正常或合规的,从法律层面而言,这可能存在较大的违法风险,原因在于相关大小酒企蹭的包装是飞天茅台的瓶身和包装,“这个瓶身和包装沿用多年,实际上已经算是达到家喻户晓的知名程度,而其他品牌从包装上都涉及与飞天茅台相似的情况,这很容易会存在被控诉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的风险”。与此同时,戴锦良认为如果茅台方面要进行维权,包括《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专利法》及《著作权法》等,均是该公司可开展立体维权的手段。

实际上,贵州茅台方面已经注意到被相关侵权等问题,并且对其外观包装进行商标注册,南都湾财社记者查询中国商标网中注意到,目前贵州茅台的母公司茅台集团已注册了19个涉及飞天茅台的文字及外观商标。

图片

2011年,茅台集团就对飞天茅台等主力产品商标及外观申请商标保护。(截图来源:天眼查)

除了“X茅”被立案调查外,实际上近期又有一个涉嫌蹭茅台热度的企业遭到处罚。

南都湾财社记者透过企业工商信息网站注意到,近日杭州娃茅酒业有限公司因涉嫌实施混淆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被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 51 万余元。处罚事由显示,当事人经营的贵州娃茅酒和娃茅小哈酒瓶身及外包装整体图案布局、颜色搭配与贵州茅台酒的瓶身、外包装相似。当事人通过 " 娃茅店 " 众筹项目开展贵州娃茅酒业务,截至案发,违法经营额为34万余元。


防止蹭茅台热度,仁怀市立法给酒业营销划红线

当然,对于频蹭茅台热度的行为,仁怀当地也订立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应对。

今年6月,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相继印发《仁怀市白酒行业涉政类违法违规营销行为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和《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管理的通知》,分别从营销和宣传角度为仁怀酱酒的发展划定“雷区”与“红线”。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后注意到,上述两份两份文件内容涉及禁止非法侵权冒用、盗用、滥用“贵州茅台酒”“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酱香酒”“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核心产区”“茅台镇核心产区”等知识产权商标。除此之外,还严禁违规标注“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洞藏老酒”“年份酒”等多方面内容。

除了规范营销行为外,仁怀市政府对贵州酱酒原产地主产区建设进行多次整治。例如2021年以来,仁怀市就对当地的小、散、弱企业进行整治,并综合清理600多家企业;另外,仁怀市949家企业开展“四改”,改造后每吨白酒的用水量减少近20吨。

今年初,仁怀市发布最新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仁怀市巩固提升“四改”成果,新增清理退出白酒企业(作坊)100家以上,确保白酒生产企业总数控制在1000家以内;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推进酱酒集团加快混改;新增规上涉酒企业50家,着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

南都湾财社记者 贝贝 王静娟

编辑:贝贝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