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女性从40多岁就开始进入激素水平下跌的“更年期”,也进入了各种老年病的预防关键期。怎样应对更年期综合征?怎样预防女性的老年病?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关怀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营养科、体检科、药学部、内科等联合开展了“她健康,家幸福”义诊宣传活动。
更年期症状来自激素变化 老年病也要提前预防
“更年期是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的重要环节及转折点,更年期健康是关乎女性老年期生活质量的关键”,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主任夏建红说。
更年期到底指什么年龄段?夏建红介绍,从大数据来看,女性过了40岁之后,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会出现“断崖”式下降,而到了50岁左右的绝经年龄,就可能在绝经前一年和后一年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年龄一般是在48至52岁,大部分会落在50岁左右”。
而更年期症状的表现也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更年期早期更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潮热,在绝经期3年之后,可能出现生殖泌尿系统的症状,“很多来看更年期门诊的女性,因为阴道干涩、性生活不和谐而来就诊,其实就是一种生殖泌尿系统的症状,往往在绝经3年后开始出现,绝经后的6至7年,发病率可以达到80%”。
“预防老年病也是更年期时期女性要重视的事”,夏建红介绍,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女性在35岁、40岁之后钙流失的速度变快,“这种变化是隐性的,不主动做骨密度评估的话往往发现不了,可能在摔跤骨折后才会发现自己骨头变‘脆’了”,而骨质疏松的问题是可以提前干预、综合预防的。
同时,对于女性来说,雌激素也会参与到身体的脂肪代谢、糖代谢中,随着雌激素的降低,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也在升高,因此,更年期也是预防老年病的关键期。
应对更年期症状 不是简单的补充雌激素
应对更年期后雌激素下降的方法,就是为身体补充雌激素吗?夏建红表示,不是简单的补充雌激素,而是一套综合干预措施,首先要对女性的身体、心理状态进行整体评估,如果具备了补充雌激素的适应征,才会开出补充雌激素的处方,“一方面是要有症状,同时要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后排除一些禁忌症、慎用的情况,再根据情况开出不同的用药处方”。
而在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方面,也需要进行评估,并使用综合方法来进行预防,包括进行体重管理、营养管理、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对于激素的使用,许多公众会有顾虑,对此,夏建红表示,此前人们发现的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孕激素与乳腺癌有关的研究,是基于此前使用的人工合成雌激素,而目前广泛使用的雌激素都是天然雌激素,“在单纯的补充雌激素人群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其实比没有补充任何药的人群更低,反而在肥胖、吸烟人群中,乳腺癌发病率更高”。
夏建红强调,对于女性更年期的健康保健,医生希望及早地帮助女性采取干预、预防措施,避免女性早早出现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帮助女性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要把‘更年期’这个概念‘污名化’了,觉得这个年龄的女性就是暴躁、爱发脾气,实际上,现在人的预期寿命已经到了80多岁,50岁左右绝经后,还有30年的寿命,要保证这个时段的生活质量,更年期是一个做准备、预防老年病的契机”,夏建红说。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通讯员王舒华
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