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塞内加尔到马尔代夫再到瓦努阿图等诸多南太平洋岛国,从授人以鱼再到授人以渔。”11月24日,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眼科中心陈伟蓉教授在TBL论坛之“粤光明 援外论坛”上分享了“十年援外路,我的中国心”援外故事。
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眼科中心陈伟蓉教授
11月24日-26日,中山眼科中心“聚光成塔(TBL)”——健康丝路数字创新论坛在广州举办,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二十多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知名眼科专家三百多人共赴广州。
亚非眼科学会主席吴乐正教授在接受南都健闻记者采访时谈到,“今天有不少亚非国家的眼科专家来到中国,甚至有的国家目前还处于战争中,非常不易。他们也很珍视此次到访中国交流的机会。这次会议不仅仅是眼科前沿医疗技术的交流,也同样是科学文化交流的盛会,加大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紧密联系。”
中国眼科医生的援外之旅
陈伟蓉细数了这十年来去过的国家,踏足过的土地,帮助过的患者,共帮助了800名外国患者恢复了光明,并牵头建立了中国在国外援助开设的第一家现代化、标准化的眼科中心:中国-马尔代夫眼科中心。
“我从2013年开始参加援外行动,往瓦努阿图、萨摩亚、斐济、马尔代夫、塞内加尔等国家,有的国家环境非常艰苦,甚至水质被污染,没有饮用水。我们也能清晰感受到当地的需要。” 在接受采访时,陈伟蓉说,刚开始过去援外时,从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白内障入手。我们发现,很多当地民众白内障过于成熟,晶状体核硬度增加,而且本身还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基础情况,手术的实施条件比较复杂。
除了需要面临较为复杂的手术情况以外,还需要挑战如何与当地建立信任,为了更好地与患者交流,陈伟蓉还学会了当地的语言,能够简单的打招呼以及做手术上的指引。而当地的民众也从最初的质疑逐渐转变为点赞。
“民心相通,他们也能感受到我们的付出。”陈伟蓉记得,“有一次,马尔代夫当地的居民无意间发现是自己的生日,那天,他们悄悄地像节日一样盛装打扮为我过生日。在斐济,他们会带着孩子来见我,给我送上蛋糕或是大大的比萨,跟孩子说,这是全世界最牛的医生,将来要做这样的医生。”援外十年里,陈伟蓉教授常常经历这一刻,收获到的信任和感动很多,常常令她觉得很幸福,一切都值得。
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地图上的飞行轨迹中刻画了无数援外医疗队员的足迹。
在此次援外论坛上,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的张铭志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鲍永珍教授、乌兹别克斯坦的进修医生Dr.Firdavs、北京协和医院钟勇教授等数位眼科领域的杰出专家分享了他们在援外医疗事业中的心路历程和宝贵经验。
来自中马眼科中心的马尔代夫进修医生Dr.Almas,分享了一路来华学习并得到成长的宝贵经历,包括与中国医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体验中国的文化、临床经验的积累以及对中国医疗体系的深入了解。
从医疗援助到标准化的眼科诊疗体系
实际上,目前亚非的不少国家同样在面临如何解决基层民众眼科诊疗痛点。
吴乐正教授对此分享了其观察,“在此次会上呈现了非常多具有世界前沿眼科技术方面的讨论,包括眼科疾病的遗传学、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成果都很有价值,我也深受鼓舞。”
此次5G智能眼科巡诊车提供了一种新的诊疗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吴乐正教授指出,“我们在会上也会探讨,通过这一形式访问更多的国家,将优质的眼科医疗资源不断下沉到偏远农村地区,推进眼睛疾病的筛查工作。”
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也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是中山眼科中心连续派遣援外医疗队10周年。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林浩添教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林浩添教授提到,“援外一直是中山眼科中心倾力以赴的事业,尤其是近10年,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用医术播撒光明,在马尔代夫建立中马眼科中心,建立标准化诊疗体系,开辟中国援外医疗新模式。通过援外事业,我们将不仅仅为他国提供医疗援助,更是为推动全球眼科学的进步而努力。”
林浩添教授进一步指出,我们期待通过数字创新,共同奠定一个健康的丝路,连接世界各地的眼科专业人才,共同致力于提高全球眼科医学水平,探索更先进的技术和手段。
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国营教授
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国营教授则提到,今年的援外医疗论坛是广东省医学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在这一过程中共同书写的援外故事,不仅见证了广东省医疗团队的担当与努力,也为广东在国际医学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汪洪滨副主任
“广东省派遣超百位眼科专家参与援外医疗团队,涉足亚、非、拉、南太平洋岛国等20余个国家,帮助无数患者重获光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汪洪滨副主任致辞,此外,广东眼科医疗团队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创性地开展了医疗援助项目,譬如“中马眼科中心项目”。在未来,广东省也将继续紧跟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继续加大对国际医疗援助工作的支持,不断提高援外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医疗资源的国际化共享。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通讯员 邰梦云 唐艳丽
编辑:伍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