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入选省级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全省仅三个

南方都市报APP • 福教动态
转载2023-12-30 10:44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关于公布国家级、省级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立项名单并做好两类实验区相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布了3个省级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名单,福田区与汕头市金平区和佛山市禅城区位列其中。

12月28日,广东省学前教育领域实验区正式启动。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璧亮在“普惠·优质——共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活动会上宣读了实验区名单。省教育厅强调,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要树立科学质量观,坚持正确方向,探索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提升保教质量的有效途径。实验区要积极深入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参考的实践经验。

800x534_658e33a455790.png


随后,福田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陈振强代表福田区在交流研讨活动中进行了题为《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内涵发展,全力打造高质量“幼有善育典范城区”》的分享,阐述了福田区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和实验区实施方案。

点评专家梁慧娟教授和蔡黎曼教授高度肯定了福田区学前教育取得的已有成效。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重在树立科学的保教观念,聚焦保教过程质量,坚持儿童为本,以高质量师幼互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让幼儿园保育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和初心。两位专家期望福田在良好的学前教育基础上,率先探索出覆盖全区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提升路径。

福田区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区,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发展教育视为福田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机制迎接高密度中心城区学前教育扩规模、提质量的挑战。

800x534_658e33a4809c0.png


狠抓建设,破解学位供给难题

为解决普惠性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福田区通过新建、改扩建、“民转公”等多种方式,并创新采用高效装配式技术建设高科技预制幼儿园,将建设周期从3-5年缩短至半年,实现短期内学位供给能力的大幅提升。2020-2023年,新改扩建幼儿园23所,其中8所为高科技预制幼儿园;民转公幼儿园57所,累计新增公办学位约2.6万座,公办园数量从21所提升至95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从16.3%提升至61.27%,辖区公办园学位占比位居全市前列。

共治共享,破解资源不均衡难题

800x474_658e33a45c052.png


通过片区联动、调配学位资源,福田已实现每个社区覆盖、共享1-2所公办幼儿园。实行学前教育学区化治理,以17所优质中心园为引领,全方位深度开展资源共享、师资共训、课程共建,切实帮扶提升薄弱园,缩小园际差距。2017年由20所市一级以上优质园与20所参与园结对开展“幼儿园托底改薄专项行动”,全面改善参与园的办园条件、内部管理、保教质量;2018-2021年开展“百园扶百园”专项行动,组织10所优质园结对帮扶28所薄弱园,持续3年,累计投入630万,受益儿童超6000人,教职工超2000人。

加强保障,破解教师队伍建设难题

福田区突破性设置100名学前高质量人才编制,2023年率先招聘46名在编园长、副园长、教研员,硕士比例高达93.5%,大力优化学前教师队伍。解决青年教师住宿问题,2023年向幼儿园提供141套房源,可解决300余位青年教职工的住房问题。发放500-3000元/月从教津贴。并于全市率先将普惠性民办园生均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1333元提升至6000元,其中60%用于保障教职工待遇,将教师最低工资标准提至全市首位。实施“大先生”培养计划,建立“七大工程”高质量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实现职初教师到管理者全员轮训,大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专业引领,破解高质量发展瓶颈

2021年率先在全市成立首个“学前教育发展中心”,配备6名专职教研员,组建26人的“中心教研组”,开展教科研为幼儿园实践、理论提质服务。全区17所中心园陆续开展20场区级高质量发展研修活动,覆盖全区400多名园长、副园长和1200多名教师;遴选238名五大领域教育带头人培养对象,开展为期三年的五大领域教研成长营,夯实教师专业能力。近三年全区共立项国家、省、市、区学前教育课题120项,3所幼儿园课程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广东省级教学成果奖,研究成果在全省全市广泛推广应用。

2023年1月,福田入选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10月,顺利通过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是全国第一个通过评估的区县,也是全省唯一首批通过评估的区县。11月,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厅县域普及普惠区实地督导评估,成为全省首批通过评估的区县。12月,立项为广东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

未来,福田区将以省级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立项为契机,聚焦福田区幼儿园保教工作中突出的痛点和难点问题,着力破解制约我区学前教育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提高区域学前教育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实现学前教育从有质量到高质量的转变。


采写 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朱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