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程安 实习生凌梓莹 如何推动“双减”落地?如何早发现、早选拔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何推进落实校长负责制?1月7日,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河南、四川、湖北、湖南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30多位高层次教育专家和基础教育名校“掌门人”逐一亮相广州,聚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广东路径”这一主题,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五育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等话题展开分享交流与深度探讨,共同探索湾区9+2城市群教育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新场景、新生态。近300位中小学校长及教育界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活动,线上同步直播观看量超5万人次。
该活动由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担任学术支持,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广州同文教育集团联合主办,广州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广州同文教育研究院共同承办以及广东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协办。
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会长、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汉炎。
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会长、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汉炎在接受采访时谈道:“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做了很多探索。以广东实验中学为例,我们以‘厚基础,宽视野,重实践,勇创新’为核心理念,创立了‘钟南山科学人才培养班’,重在科技创新教育。实行双导师制,让校内导师和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一篇小论文,让每个学生体验论文从选题到完成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全汉炎表示,此举意在中学阶段培养科技“种子”,为未来成为科技精英打下基础。“但是也确实存在长远发展和近期目标冲突的问题,比如如何解决升学问题,中学和高校之间如何联合培养,这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内容。”
广州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党支部书记、总校长朱子平以“守正创新,共探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发表致辞,他表示:“极速发展变革的时代给基础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更新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首任会长吴颖民在主旨发言中提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是创新与绿色发展。“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的突出问题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生态出了问题,使学生负担过重,德智体美劳没有得到相对全面和平衡的发展。”
吴颖民解释,为此,要创新理念、创新课程、创新教学、创新评价、创新治理方式等,遵循客观规律,引入新的科研成果、科技成果、技术装备,来减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消耗和代价。“如何让学生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更快乐,对社会有更多的认可、热爱,这应该是校长和老师重点关心的问题。所以,如何绿色发展是我们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
“内地的许多中小学教学成果其实是非常好的,澳门怎样去吸收比较系统性 有启发性的教育理念,这就是我们交流的目的。”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介绍,在澳门培正中学缔结的姐妹学校中有一半多来自大湾区,近年来彼此的师生交流越来越密切便捷。
当天,他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为题分享了澳门培正中学如何从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探索走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一,采取持之以恒的课程创新;二,要有多元整合的协同发展;三,主动融入全球发展国际化视野。
编辑: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