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从不同维度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南都、N视频推出“典亮中国式现代化”专题报道,从多个方面采访代表委员,听他们讲述从总书记生动运用的一系列典故中汲取力量、顽强拼搏,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心路历程。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在2023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句简洁、有力的古语出自《晏子春秋》,意即努力去做的人通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到达目的地。
总书记生动运用的这一典故激励了各行各业。日前,南都、N视频采访了多位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无论是脚踏实地走好乡村振兴路、深入调研增进民生福祉,还是攻坚克难助力科技强国,他们都在所处的领域中通过顽强拼搏,奋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的民居。新华社发
脚踏实地走好乡村振兴路
“乡村如何振兴?落在实处是关键。”全国人大代表王永兰,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党总支书记。2021年,她所在的米易县被列入首批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农业现代化是一项长期任务,王永兰知道,唯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好这条路。“要想工作落在实处,就需要我们这样在一线的工作者,深入百姓之中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并立即行动起来。”
2023年,围绕独树村日渐成熟的特色生态观光旅游业,王永兰和村民们走上农文旅康融合发展之路。王永兰向南都记者介绍道,独树村以“好果子”专业合作社带头,对合作社成员进行培训,壮大主导产业经济效益;完善景区道路、旅游厕所、游客信息服务等旅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农家乐和民宿等。
因海拔较高,阳光充足,独树村具备良好的种植条件。于是,全村致力于发展好林果种植业,结合农文旅康融合发展之路,加快实现以农富农。王永兰分享道,2023年,全村以雪梨为主要农产品,借助电商平台触达消费者,销售额有了实实在在的增长。
王永兰。新华社发
在日常走访交流中,王永兰发现部分村民出行道路不够通畅,导致产品运输受限。随后,她立刻与县、镇方面进行沟通,为给村民修路争取资金。她向南都记者介绍,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独树村完成了旅游示范公路独树段5公里道路改造、620米梨园社道路硬化、670米旅游新区道路硬化、独树村十二社核桃基地产业道路硬化,村民出行、产品运输更加便利了。
“要做好脚踏实地的实干者,真真切切干实事。”为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独树村每月开展“治脏日”活动。这种坚持也让王永兰感到踏实,“我经常参与其中,非常开心。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正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坚持做好每件小事,才有更大的可能。”
今年全国两会,王永兰的建议仍离不开当地的发展,希望米易县能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深入调研增进民生福祉
围绕民生关切,代表委员们积极开展调研,立足实际、掌握规律,有针对性地解决难题。
2023年,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孙洁通过发放网络调查问卷、走访养老机构、参与研讨会等方式,对居家养老服务展开调研。她告诉南都记者,调研是政协委员形成提案的重要渠道。“我们的提案一定要接地气,要符合当下民众的需求,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通过调研,提案才能符合实际、更加务实。”
孙洁。受访者供图
老人的需求是孙洁履职期间最关注的话题。经过调研,孙洁认为,社会的适老化建设亟待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孙洁将提交《关于进一步推进居家和社区适老化改造的提案》,建议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强宣传引导,以及合理划分政府、市场、家庭三者间责任等方式,推动适老化改造。
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孙洁推进、见证着社会养老服务的建设完善,她的多项提案被有关部门采纳。她告诉南都记者,“关于养老问题的提案,我们这几年都没有中断,每年都从不同角度持续跟进。”
同样聚焦民生领域调研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德胜中心村党委书记、德胜村党总支书记杨恒俊。
对杨恒俊而言,走访调研不过是在村里开展工作的日常,与村民、企业、政府部门沟通交流是他最常做的事,“在路上碰到村民,不管坐在一条板凳上,或是一个台阶上,我们都能随时聊起来。”
2023年全国两会,杨恒俊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让优质服务普惠一方百姓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他告诉南都记者,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他及时联系、详细沟通办理方案及进度,以办理重点督办建议为契机,在深入基层调研、总结地方经验、广泛听取代表意见基础上,制定出台《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围绕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流程等6个方面,提出10条具体措施。
杨恒俊(右)。受访者供图
攻坚克难助力科技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在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看来,做科研有时就像攀岩,“选定了一个方向,每一步都要踏牢抓实。”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存储技术和产品仍是凤毛麟角。为了让存储系统、存储设备等实现“中国造”,冯丹攀登这座科研高峰二十余年,潜心攻关储存技术,与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冯丹。受访者供图
“我们实验室当时是做硬盘、光盘、盘阵列等研究。我主要的任务是和国际同步开展磁盘阵列控制器研究。”冯丹向南都记者回忆,从磁盘阵列、大规模网络存储,到云存储、大数据存储等,她参与了我国存储技术和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弱到强的全历程。
冯丹告诉南都记者,如今,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存储设备和存储系统产品国产化率逐年提升,性能已走在前列,多次在国际IO500存储榜单取得第一的成绩。
今年,冯丹把“提升AI数据存力,助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带上两会。为实现算力和存力规模及性能的快速发展,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全球领先,她建议通过发挥存算协同优势,用系统优势来弥补器件制程劣势,加大对智算基础设施的科研创新资金投入和产业扶持力度。
“大力发展先进存力,通过以存力补算力,有效提升算力效率。”在指导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中,她建议增设与算力相匹配的存力规模、性能、国产化率等指标,保障大模型训练推理所需的算存整体能力和效率,促进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快速发展。
冯丹告诉南都记者,未来她将立志开展“顶天立地、追求卓越”的研究。她说,作为科研人员,“要面向国家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成为有担当的学者;面向学科前沿,潜心做基础性开拓性研究,争取出原创成果,引领产业发展;同时还要积极实现成果转化,为创新驱动下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典亮中国式现代化”专题报道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何嘉慧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敖银雪
专题编辑:刘兰兰
编辑:刘兰兰,向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