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0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与健康课标实验创新团队在华东师范大学季浏教授和汪晓赞教授率领下,莅临福田区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开展了一场深入而富有成果的调研与教学指导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验工作,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落实体育的“1 ” ,重构体育学习新生态
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柳中平 、荔园外国语小学(天骄)党支部书记黄洪璋 、荔园外国语小学(水围)党支部书记刘全祥对学校体育教育情况进行了介绍。
柳中平书记以“体育,我心中的1”为题,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如何落实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以及助力荔外学子健康成长的有力举措。
聚焦“知能行”,提升体育课堂新体验
随后,专家、领导们进行了教学观摩, 荔园外国语小学(水围) 朱芝兰老师 、荔园外国语小学(天骄) 石晓宇老师 、荔园外国语小学刘微老师分别进行了课例展示。
《 跃动童年 健康饮食——多种形式跳跃》教学课例
朱芝兰老师巧妙地结合了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课程内容,展示了情景教学和趣味学习的魅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学习并成长。
朱老师以“餐桌礼仪 、美食分类 、营养搭配和味蕾盛宴”为主题,将体育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设计了一系列跳跃练习形式, 从原地模仿动物跳到行进间模仿跳 ,再到合作探索跳和探索跳接力赛,层层递进,难度逐渐加大。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跳跃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学生们在分组练习中相互协作、共同进步,体验到了团队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动物派对 趣味爬行——基本运动技能之移动性技能》教学课例
石晓宇老师运用情景教学和英语学科融合的创新方法,巧妙地将动物模仿与爬行课程学习相结合,为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互动性强的体育课。
石老师设计了多个合作练习和小组活动,如《猴子捞月》《钻山洞》。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体会到了多人协作的快乐,增强了团队精神。此外,石老师还通过《龟兔赛跑》《动物爬行大比拼》《猜拳动物模仿秀》等个人赛及团体赛,学生们全力以赴、力争上游,展现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和精神风貌。最后,在《天骄争星猜猜练》素质练习环节中,融入了趣味猜动物环节。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全身力量,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七彩定向 护航成长——校园定向运动与耐力跑》教学课例
针对当前青少年在野外生存经验不足以及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刘微老师巧妙地运用了定向运动这一锻炼方法,将语文、生命教育等跨学科知识融入到体育健康课堂中,使体育课堂更具深度和意义。
通过定向运动的开展,学生锻炼了体能,学习了如何在野外定向、合理规划行程、应对突发状况等实用技能。将语文中的“飞花令”游戏引入体育课堂,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还通过“学案纸”“板书”等非常规体育器材的使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技能。
“学练评”一体,创新运动育人新路径
课堂展示结束后,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教育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和修订组组长季浏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汪晓赞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尹志华教授、 山东师范大学王晖副教授对三节课例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季浏教授点评
三节课例既有趣味性,又有运动强度,充分地让学生动起来,也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体育教育讲座会上强调的会议精神,具有运动效果、健康效果和育人效果。充分利用了现代化信息手段,达到了精讲多练,创设各种形式的游戏和比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地提升了课堂的品质与效果, 完全摒弃了以往“不出汗”的体育课模式。
汪晓赞教授点评
老师们对课标的理解和把控比较好,注重情景的创设,而且有跨学科内容的体现,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体育课堂,是很值得学习的!授课教师上课状态生动又老练,基本功扎实,充分展示了体育教师的激情和活力。
尹志华教授点评
三节课例贴合课标要求,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运动负荷均达到指标要求,学生运动表现良好。在大单元的教学内容要更多的考虑结构化,注意内容的衔接。
王晖副教授点评
老师们课堂设计比较让人惊喜,总体教学设计非常完整,课堂感染力很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玩得开心,学得愉快,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本次调研活动为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体育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思考视角,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老师们对新课标理念、课程规划、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及结构化的知识技能、体能、跨学科主题学习等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探讨。
展望未来,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的体育教育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学生的体育素养提升砥砺前行,让体育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