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观察:从清远佛冈“魔芋之旅”看广东农文旅融合新气象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4-05-25 15:20
图片

2024年深圳文博会的“广东馆”,立体展示了近期广东文旅产业中的“专精特新”。

老话说“百业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回归本源,农业以其超大的承载性和超强的坚韧性,为文旅产业奠定了深厚的根基。广东省多个地市结合特色“农业”,在“农文旅”融合方面,令业界看到了产业振兴乡村的潜力和动能。

清远佛冈:魔芋带出农文旅融合“魔力”

清远佛冈在广东省驻佛冈县水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推动下,自2021年引进魔芋产业,获得极好的成绩。

相对20岁的文博会来说,魔芋还是新鲜产物,但这一新奇产物为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成为清远市探索发展“五大百亿+”的特色农业。

佛冈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朱清香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魔芋的产业链可以做得很长,附加值高,佛冈魔芋当前已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

朱清香介绍,目前佛冈县已建成广东最大魔芋种植基地、省级农业科技园。为进一步夯实魔芋种植前端,当地制定实施了《佛冈县2024年魔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通过镇级国企、村集体等整合土地资源连片种植,探索果树、光伏板下套种等方式,发动村民积极参与。

800x450_66517d2f3c908.jpg


800x450_66517d306a114.jpg

全国首个魔芋数字化产业种植基地。清远市佛冈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具体来看,一颗小魔芋正在佛冈发挥着“超常”的“魔力”。佛冈县贯彻落实市委“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部署,在此基础上立足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省驻镇帮镇扶村帮扶优势,探索以水头镇为核心发展魔芋产业,推动魔芋从研发、种植到精深加工迈进,打通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三产融合目前已解决就业人口3062人,其中,一产魔芋种植2450人;二产迳头加工厂460人;三产产学研、品牌营销、销售服务152人。

图片

魔芋给村民带来致富“魔力”。清远市佛冈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南都记者在“清远振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微上了解到, 由振为公司为龙头企业建设的佛冈魔芋产业园获得了广东省科技厅批准的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广东省市场监督局批准的高效标准化种植试点基地和中国农村技术协会批准的魔芋科技小院,实现科技创新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布局。不到两年时间,产业园实现了1.15亿元产值,为农民土地和劳动力新增560万元收入,村集体获得入股分红86万元,解决500多名农民工就业。

2023年,佛冈举办了首届中国佛冈(国际)魔芋节,以魔芋为载体,以节会为平台,助力水头镇打造中国“魔芋之乡”“魔力小镇”,为清远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赋能。

众所周知,魔芋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特色美食,低热量和高膳食纤维,魔芋的营养价值、药食同源等康养价值已广为用户所熟知和认可,在“农文旅融合”方面成为乡村振兴、富民兴村的成功典型。

图片

魔芋产学研创新中心,吸引了众多研学团队。清远市佛冈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据悉,当前佛冈药王谷生态康养度假中心,有魔芋相关的特色菜肴;另外,魔芋在佛冈还有产学研中心,吸引了众多研学团队;在“农文旅体康”产业融合方面,还将大有作为。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葱篙笋试春盘”。皮脆肉嫩的清远鸡、香气浓郁的英德红茶、清甜鲜美的北江河鲜、甜爽多汁的连州菜心、香浓美味的清远乌鬃鹅……清远拥有丰富多样的农业特色产品。近年来,清远还着力推进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清远丝苗米、西牛麻竹笋优势特色产业为主的“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作为清远做强做大现代农业产业,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动力。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02亿元,增长超过30%,联农带农富农成果显著。

茂名:“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

茂名的农文旅产业融合富有特色,总结为“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

图片

高州市根子镇大唐荔乡景区。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据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柯碧介绍:茂名是知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上千年的古荔枝树有102棵,最老的古荔枝树1936岁。茂名一方面以文化遗产的理念保护好高州根子荔枝古贡园,推广荔枝特色文化旅游,高州“甜美果海”游精品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大唐荔乡”文化旅游景区在2023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连续四年举办了“520我爱荔”旅游季活动,带动了食住行游购娱等消费总额近亿元。高州市“大唐荔乡”文化旅游景区在今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3年4月11日以来,接待游客5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300万元。

800x532_66517f27a069e.jpg

浪漫海岸。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1000x429_66517f27a4fa9.jpg

晏镜岭和童子湾。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近年的工作中,更着力于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经济新动能。强调多维融合,延长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链。依托荔枝、龙眼、三华李、化橘红、沉香、罗非鱼和“高凉菜”等“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等特色农业文化优势,将茂名打造成春赏花、夏品果、秋采摘、冬农趣的农文旅融合旅游地。其中,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高州根子镇上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打造了24个省市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建成了中国李乡·山水双合、李花谷、三华李度假区、“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区等乡村旅游示范项目。

图片

三华李主题公园民宿。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当地打造的高州“大唐荔乡”赏花叹蜜品荔之旅、“甜美果海”游精品线路成功入选2022年、2023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擦亮“茂名荔枝”品牌;还打造了“柏桥讲堂”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总书记于2023年4月11日在柏桥村考察调研点(根子镇荔枝种植园、根子镇柏桥农创园)为主线。同时打造非遗文化展示馆,积极引导游客到农创园消费和到“柏桥讲堂”体验和学习。目前,该线路已成为热门旅游精品线路,吸引了全国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茂名市还打造了“化州橘红之乡康养度假之旅”精品线路9条,“山海茂名·荔乡果海美食休闲之旅四天游”等精品线路10条,“农文旅”融合成效显著。

韶关:茶叶、兰花吸引游客

韶关翁源珠江源茶香民宿程伟鑫告诉南都记者,“我家父辈在2004年就来到了韶关种植茶叶,做加工带动村民就业,把这边的茶路一点一点做起来;我毕业后也来到翁源,发现当地还是挺有优势的,周边有一些兰花基地,有一定客流量的。所以就装修做了以茶为主题的民宿。2022年10月开始营业,节假日基本上都是满房的状态,而且研学接待做得也还可以,五一假期大概接待了1000多人次。”

800x600_665180c94e842.jpg

800x600_665180cb37de5.jpg

800x1062_665180cad72b7.jpg

珠江源茶香民宿开在茶园边,三五好友围炉煮茶别有风味。受访者程伟鑫供图

程伟鑫介绍:“目前做的一部分是民宿住宿,一部分是茶研学,采茶、制茶、手工皂,除了珠三角的家庭会过来玩之外,有一些研学机构会有合作,还有公司的小规模团建围炉煮茶、品客家擂茶,这些传统的东西及流行的元素,都能跟我们的茶园来融合做文旅。”

南都记者了解到,程伟鑫的“珠江源茶香民宿”一直走“以茶促旅,以旅兴茶,茶旅共融”的发展路子,让满山绿叶变“金叶”,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至于未来乡村共富的规划,程伟鑫已是胸有成竹:“因茶园和周边兰花产业的旅游带动,需求量增加,未来计划将蓝河村的空心房改造民宿、餐馆,带动当地村民加入,还可以带动当地的农业采摘项目。”

汕尾:有13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

汕尾创新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在着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等“颜值提升”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示范带沿线引入农旅融合等产业项目,在这一浪潮激荡下,全市示范带沿线联结了海丰蔬菜和丝苗米、陆丰萝卜和甘薯、陆河青梅、城区水产养殖等13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衍生了众多“农旅融合”的创新案例。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编辑:陶新蕾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第二十届文博会
文化出海,掌门人说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