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素质教育成果展演,让坪山娃在校园舞台上尽展风采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原创2024-06-18 13:34

 五育并举促成长,融合育人向未来。为深入贯彻“五育并举”实践要求,发展素质教育,助力“双减”政策,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展现新时代学生精神风貌,日前,深圳市坪山区新合实验学校开展了“星彩少年 新合绽放”为主题的五育并举素质教育成果展演。本次活动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歌舞、朗诵、器乐、情景剧等节目精彩纷呈,为观众献上一场艺术盛宴。

图片

新合实验学校校长林俊红为本次活动致辞。记者在成果展上了解到,新合实验学校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为星彩少年未来的全面发展铺就宏伟蓝图。

图片

本次活动邀请了坪山区马峦街道公服办常务副主任林彦涛、马峦街道城建办常务副主任胡良瑜、坪环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唐冠皇、马峦社区党委委员山岑、坪山区教科院美术教研员冯焕明、音乐教研员高海波、学校家委会全体成员,朗悦、万樾、新合、环宇4所幼儿园的家长代表、该校家长和学生代表。

朗诵、乐器、舞蹈、合唱、情景剧

学生在多彩舞台上绽放活力、尽展风采

   在“星彩少年 新合绽放”五育并举素质教育成果展,率先登场的是星彩管乐团,演奏《风之歌》和《石溪序曲》两首乐曲,木管乐器的清脆悦耳,铜管乐器的浑厚有力、打击乐器的生动有力点燃了全场的气氛,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脚下的路就是最好的路,终会有星辰大海,花团锦簇。四(8)班全体学生带来合唱《小美满》,班级合唱的精彩表演,不仅展示了同学们的精神风貌,还彰显了班级的凝聚力。

舞动中华,鼓动随心。一(5)班全体学生和家长带来的中国鼓《黄种人》。鼓手们身着传统的服饰,手持各式鼓槌,配合着身体的动作和表情,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将音乐的节奏和情感激昂地呈现出来。

图片

据介绍,新合实验学校开办以来设置了“乐声悠扬”小乐器全员普及课程,确保每位新合学子都能掌握1-2门艺术特长,做到班班有乐队,人人会演奏。口风琴是一本沉默的书,它在音符之间,留下诗意的余白。三(2)班全体学生带来的口风琴合奏《亲爱的旅人》。

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星彩中国舞一团带来舞蹈《在他乡的日子》。舞者的动作、表情到音乐的节奏,让观众们体验到舞蹈所表达的情感和故事的魅力。

于高山之颠,方见大河奔涌。今朝唯我少年郎,敢问天地试锋芒。星彩主持人社团带来的朗诵《中华少年郎》。朗诵者通过声音的起伏、节奏的掌控和情感的传递,将文字中的意境和情感完美地呈现出来,让观众沉浸在诗歌的美妙世界中。

音乐是一束光,照亮成长的路程。星彩合唱团带来的合唱《sikiliza》。成员们的声音纯净而和谐,每个声部相互融合,形成了动听的和声效果。他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身体,全身心的投入让观众感受音乐的魅力。

童年,记录着我们对生活共同的热爱与期待。二(8)班全体同学带来的情景剧《不同的8岁,相同的梦》。小演员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和生动的表演,将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丝丝如韵,弦弦入耳。”葫芦丝、长笛和钢片琴的结合,不仅能够展现民族乐器的魅力,还融入西洋乐器的元素,丰富了音乐艺术的内涵和外延。八年级代表、管乐团长笛声部、打击乐代表带来合奏《萱草花》。

少年的心永远是骄阳般火热,向着阳光砥砺前行。三(2)班全体同学带来的班级集体舞《星彩少年》。同学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准确把控的音乐节奏、多样化的队形变换展示了班级集体舞的独特魅力与活力。

好墨以焕彩,好歌以和诗,一曲唱罢便是传承。三(8)班全体同学带来的合唱《长歌行》。这首古典诗词的深邃内涵以音乐的形式完美地呈现出来,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那份古朴而激昂的情感。

于方寸之间揽色,于苍穹之中绽放。四(5)班全体同学带来的歌舞《青花瓷》。这首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的歌舞作品,不仅展现了青花瓷的典雅之美,更通过动人的旋律和舞姿,让观众感受到了那份深沉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共鸣。

此次星美艺术节中,该校举行了小学部年级专场文艺汇演活动。同学们在多彩的舞台上绽放活力、尽展风采。而该校星彩品质课程不仅有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小星星们,更有高颜值、高学历、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他们是学生们成长的榜样,引领新合学子扬帆起航!星彩中国舞2团和音乐组田池老师带来的歌伴舞《春天的芭蕾》。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合实验学校以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新时代少年。当天的展演,无论是在舞台上的闪耀,还是在学习探索中的执着,都展现了孩子们对成才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五育并举的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模式,为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体验。我们坚信,每一位新合学子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激情,都能在五育并举的熏陶下,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才。”该负责人表示。

图片

采写:南都记者 王童

编辑:王童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