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郭若梅 陈秋圆 发自北京 当前能源转型背景下,煤炭企业分流职工何去何从?6月20日,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李莹在于京举行的2024年地方低碳转型研讨会上,介绍部分山西煤炭企业安置煤炭工人的创新实践,比如培训工人进入集团下的新型企业、创建平台推动其他新型企业吸纳煤炭工人等。
6月20日,2024年地方低碳转型研讨会在京举行。
这些举措被归类到“公正转型”实践中。世界资源研究所介绍,近几年,“公正转型”在气候变化领域愈发受到高度关注,指的是以公平、包容的方式摒弃高碳活动,迈向绿色经济。“公正转型”常见的关注议题包括高碳企业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群体的支持问题等。
李莹表示,近几年,山西省煤炭生产呈现疯狂增长趋势,2023年煤炭产量达到13.8亿吨,有人认为山西煤炭还能多活两年。然而,全国各省2024年第一季GDP数据中,山西GDP增速全国倒数第一,山西煤炭转型面临重要时机。而在转型过程中,煤炭企业职工再就业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社会各界已开始行动。
李莹介绍,在政府层面,山西在2024年山西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公正转型”定义,为全国首创,她认为此举可以推动社会尤其是行业相关方认识和理解公正转型。此外,山西曾出台职工安置、分流安置、提前退养,鼓励煤炭工人创业等指导政策,“最重要的是明确各类措施中资金支持的来源,比如明确由煤炭企业支付的部分和政府保障补贴的部分。”她说。
在企业层面,她以山西某企业为例,该企业创立了一个平台,汇聚一些创新企业,对接创新企业和煤炭工人,推动企业吸纳煤炭工人再就业。李莹还表示,她在走访煤炭工人群体时了解到,一些煤炭工人不愿意放弃国企员工身份,对此,该企业成立集团人力资源平台,通过劳务派遣将员工派遣到其他企业。
李莹还介绍了另一个煤炭企业的做法,这家传统企业成立了一个芯片生产企业,同时培训原来的煤炭工人,安排他们进入这家新企业,从事新的工作。一些新型企业逐渐形成吸收煤炭工人的意识,出现个别企业在煤矿进行生态修复和修复后旅游项目建设时,吸纳当地煤炭工人的现象。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公正转型中资金支持非常重要。李莹介绍,2023年中国邮政邮储银行在山西大同发放了第一笔转型贷款,其中部分资金用于员工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职业技能,进入其他行业工作。再比如亚投行2023年在山西开启的山西低碳包容性农村发展贷款项目。李莹总结称,未来山西想实现工业转型,需要政府、工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推动。
据介绍,2024年地方低碳转型研讨会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共同举办,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讨论公正转型实践与探索,以及探索建立支持地方低碳转型的资金机制。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