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流浃背,炎热难耐,还乏力不堪?不知不觉今年的三伏天就要到了,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正是冬病夏治、养生的好时机。中医几千年来传统疗法,无需扎针,无需喝药,提高身体免疫力,这就是——“三伏贴”。
什么是冬病?
所谓「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慢性疾病,这类疾病有两个特点,一是反复发作,二是冬重夏轻。
为什么要夏治?
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什么是三伏贴?
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发现,在夏季的三伏天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疗效显著,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第一天。三伏天的药物穴位贴敷(即三伏贴,也叫天灸疗法,常采用具有温通功效的中药组方制成贴敷药物),因其疗效明显、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几乎没有副作用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以机体自我感觉可以耐受为度,具体贴敷时间,因人而异,最长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不同的体质和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的穴位,同时可配合辨证施治的中药内服等治疗措施,冬病夏治的疗程最好连续应用3~5年。
三伏贴能治疗哪些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易感冒等;
2、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
3、运动系统疾病
肌肉酸痛、颈椎病、关节炎、腰腿痛等;
4、免疫系统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寒湿性关节炎;
5、儿科疾病
哮喘、咳嗽、体虚易感、厌食、腹泻、遗尿、汗症等;
6、亚健康调理
免疫功能低下、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等。
敷贴注意事项
贴敷后按照规定时间把药贴撕除,最长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感觉皮肤灼热难忍可提前撕下;
如皮肤有异样感,如刺痛、刺痒、灼烧甚至起水泡的情况,请立即停止使用(水泡处理方式:小水泡可令其自然吸收,并自抹万花油;大水泡可用已消毒针头在水泡下方刺一小孔助泡液流出,注意保留水泡薄膜,避免感染);
贴敷期间不可食用辛辣食物、油腻食物以及发物,冷饮生冷之类的食物更要远离,宜以清淡饮食为主;
贴治期间如出现问题,请及时与医生及治疗师联系复诊。
特别提醒:“三伏贴”无需都挤在“三伏”第一天,只要每次贴敷间隔十天即可。
来源:深圳恒生医院
编辑: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