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低空经济20条”出炉!启动低空产业百亿授信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4-07-05 18:43

继今年5月印发《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2027年实现经济规模约1500亿元目标后,7月5日,广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大会举行,《广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重磅出炉。 

《若干措施》提出20条措施,就支持总部企业、整机和配套项目落地、申请适航审定、开辟航线、开展业务等方面列明量化指标,说明奖补金额或比例,并启动百亿金融授信。

图片

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培育经济主体

对总部企业每年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若干措施》明确,支持低空经济总部企业。对本市低空经济领域总部企业,根据广州市总部经济政策给予扶持。对于研发制造类企业,上一年度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等相应条件可认定为总部企业,每家企业每年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并给予总部企业人才户籍、人才绿卡、人才公寓、子女入园入学、办税绿色通道、政务服务、粤港粤澳通行等各方面保障。

广州还将对在本市建设的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飞行汽车、通航飞行器、非载人无人机等飞行器整机研发、制造、运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5亿—100亿元(不含)的项目,市财政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予以扶持;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00亿元及以上的重大项目,市财政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予以扶持(不含省级、区级扶持资金)。

同时,广州将大力培育低空关键设备、核心零部件、材料研制企业,支持主控芯片、动力系统、飞控系统、通信导航监视系统、机体、航电系统、关键材料,以及无人机反制等制造项目在本市建设。支持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飞行汽车、无人机整机及配套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奖励资金实行“免申即享”。

加大创新力度

千万元级资助支持企业适航审定

《若干措施》高度重视低空经济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在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面,提出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组织实施一批市重大科技项目,获得立项的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

《若干措施》还提出支持企业申请适航审定。适航审定,即对民用航空器产品和零件品质以及安全可用性的审定,是民机进入市场的前提。

具体来看,广州将对在本市从事研发和生产制造并开展适航审定的企业,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有人或无人驾驶航空器型号合格证(TC)和生产许可证(PC)的,对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50公斤的大型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市财政一次性资助1500万元;大型载物无人驾驶航空器,按型号市财政一次性资助150万元。政策有效期内每家企业资助不超过1500万元。

此外,《若干措施》还明确,支持打造高端创新载体和创新联盟。鼓励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低空经济高端创新载体建设,积极建设国家部委(局)认定的低空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支持组建低空经济创新联盟,鼓励联盟内企业开展产业协作。

拓展应用场景

单条航线年度最高补助100万元

场景应用是低空经济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根据《若干措施》,广州将鼓励企业提供市内交通类、城际交通类低空飞行器载人飞行服务。对于开通并取得主管部门审批,起终点至少一个在广州市并实施常态化运营的载人无人驾驶应用场景航线,单条航线年度最高补助100万元,单个企业年度补助不超过200万元。

同时拓展低空货物多式联运创新场景,推动低空应急及医疗救援体系、无人机+智慧物流场景落地。对于开通并取得主管部门审批,起终点至少一个在广州市并实施常态化运营的低空货运应用场景航线,单条航线年度最高补助50万元,每个企业年度补助不超过200万元。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航空运营企业开发低空旅游和航空运动项目。对于使用起飞重量超过150公斤的大型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年度飞行服务2000架次以上用于旅游、体育的示范项目进行补助,单条航线年度最高补助50万元,每个企业年度补助不超过200万元。

加强要素保障

启动广州低空产业百亿授信

加强低空经济投融资支持,《若干措施》明确,启动广州低空产业百亿授信,引导政府各类产业基金设立低空经济子基金。今年6月,广州产投属下产投资本与广州开发区交投集团曾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低空产业创投基金,这是广州第一只以低空经济为主题的基金,成为加快推动广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若干措施》还对低空人才、制造业用地、保险、服务等多要素进行保障。如:鼓励本市有条件的高校积极开设低空相关专业、培养和输送行业人才;规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并评选示范园区;支持保险机构开发适用于低空航空器以及运载标的的专门险种,建立低空保险快速理赔服务绿色通道;建设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飞行任务申请协助、飞行空域和飞行计划协调审批、航空气象、应急救援、动态监控等服务,实现低空飞行器活动“一网受理、一网通办”等。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李竹 实习生 查雨苗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编辑:李竹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