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湖植物园成为福田学子综合实践新天地

南方都市报APP • 福教动态
转载2024-07-10 18:16

7月9日,福田区又一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仙湖植物园)授牌,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福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区属学校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们齐聚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共同参与此次活动。福田部分学子走进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福田学子又多了一个实践活动好去处。

1080x720_668df59d1967e.jpg


仙湖植物园成课堂,开辟科学知识传播新路径

仙湖植物园以其丰富的植物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专业的科研团队 成为学生理想的实践场所。2023年,深圳市启动“植物园进校园”项目,计划在三年内完成100所学校的植物园进校园工作。此次仙湖植物园被授予“福田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将进一步产生示范效应,助力“植物园进校园”项目的稳步开展。

1080x720_668df59d210dc.jpg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主任罗栋表示,仙湖植物园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成立,是双方密切合作、积极推动区域资源共享、共建的重要举措。仙湖植物园将与福田区通力合作,努力聚集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仙湖植物园的特色优势,为青少年打造生动、有趣的动植物科学知识传播新路径,促进青少年群体感受生物多样性魅力,践行“关爱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理念。

福田区教育局副局长李伊珍为仙湖植物园授牌。她表示,教育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传授,更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仙湖植物园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立,为福田学子又提供了一个亲身体验、探索自然、学习科学的平台。福田教育将与仙湖植物园等优质校外场所深度合作,不断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拓展教育的外延,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

学生走进植物园开展实践活动 花草树木成为“活教材” 

1080x720_668df59d78cd4.jpg


授牌活动之后 学生们前往“苔藓之美”画展 阴生园、苏铁园等特色园区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图片 在“苔藓之美”画展前,仙湖植物园资深苔藓研究专家、博士左勤和植物艺术画家、高级工程师李诗华带领学生参观画展,集中向学生展示了深圳常见苔藓植物和中国野生苔藓植物多样性,学生们第一次深入了解苔藓这种看似微小,实则非常有趣,也非常重要的植物。

在仙湖植物园阴生园,学生们在仙湖植物园专业技术人员龚奕青博士、林杏莉高级工程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苔藓、蕨类、苦苣苔、秋海棠等近千种植物生长的阴生植物区,面对园区“仙气”缭绕、清幽雅致的环境,学生们直呼大开眼界。

学生还在龚奕青博士的带领下参观了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存中心,近7公顷面积的苏铁园共收集国内外苏铁类植物共计2科10属240余种,超过全球苏铁类植物数量的70%,在这个集科研、科普、迁地保育和应用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大型专类园,学生们深入了解了苏铁类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育与实践深度融合 持续打造“开放的课堂” 

目前,仙湖植物园与福田区部分区属学校签订了“植物园进校园”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学校在既有的校园花园基础上,逐步完成植物科普解说系统、创建“教师工作坊”、建立学生社团、开发生物多样性主题学习工具包和开展生物多样性教育实践活动。

1080x720_668df59d049ac.jpg


同时,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南亚热带重点实验室、植物标本馆、缅栀书吧等科研资源、科普资源面向学校开放,学校可组织学生前往植物园参观,在科普讲解员与科研人员的带领下探索园内丰富的植物,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随着“植物园进校园”项目的实施,福田区将继续推动教育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实践教育基地,积极推动区域资源共享、共建,建设多样化、特色化的研学实践基地,打造“行走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共享的课堂”。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朱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