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硕士走失13年,“被收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4-12-10 19:11

山西晋中“女硕士患精神分裂症走失13年被找回”一事持续引发关注。此前,和顺县公安局通报称,失踪女子为卜某,2011年5月从家中走失,后被和顺县青城镇居民张某收留。12月10日,当地公安机关再次发布通告,称已对“卜某走失被找回”事件中涉嫌犯罪问题立案侦查,并对涉案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此事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焦点就在于张某在此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卜某到底是被“收留”还是被拐卖。由于年代久远,对于彼时双方的关系,张某又是以何种方式对待卜某,是否存在非法拘禁等问题,目前都有疑问。警方之前的通告措辞是张某收留卜某,而在最新的通告中,表述出现了细微的变化,没有“收留”的说法,张某有无更严重的违法行为,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收留”还是“非法拘禁”,对应不同的行为性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后续张某所需要承担的责任。目前张某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主要因为其“明知卜某患有精神疾病,仍与其发生关系并生育子女”,这样的决定合情合理,也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但显然外界并不满足于此,大家更在意的是,卜某是不是被人拐卖过来的,再进一步,过去这么多年,卜某来到陌生的地方,为何没有人为她寻亲,相反其很快与当地村民生活在一起?在此期间,村民以及基层政府有没有为其提供帮助?或是相反,纵容乃至包庇张某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

根据警方通报,是派出所民警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发现了卜某,随即开展大量核查比对工作,并在几天后就与卜某父亲取得联系。张某堂哥称,弟弟收留卜某一段时间后和派出所说过,并登过寻人启事,但没有找到她的家人。从警方通报看,这次的寻亲过程并不复杂,那张某堂哥的说法又是怎么回事?

事实到底如何,相信调查核实并不复杂。目前来看,外界的怀疑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卜某的经历还存在颇多疑点,当然,除了事件本身尚不明晰,这种怀疑其实也是基于一种朴素的生活经验。

很多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大家有意无意地维护本地人的利益。农村大龄男性娶亲难现象比较普遍,如果一个外来女性来到村里,令某个男性村民的婚姻问题得到解决,哪怕该女性来源有点不明不白,村民通常也不会追根问底,即便有所怀疑,也很少会选择报警。概而论之,一来,村民可能将其简单理解为一段姻缘,是好事,不会轻易去破坏;二来,对于人口拐卖等现象的违法性质缺乏足够认识,一般不会采取积极的行动。

农村社会的封闭性,村民法治意识不强,都会为人口拐卖以及一些侵犯人身权利之事提供某种便利。当事件被曝光,呈现的往往是看似温情的一幕:被拐卖的女子和“收留”她的男人成了伴侣。至于她是如何到了那个陌生的地方,他们的“伴侣关系”又是如何开始进而走到今天,则很难追问。具体到这个案例到底是什么情况,接下来有待警方调查取证。需要重视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的基本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基层治理和村民的法律意识、文明素养也应当与时俱进,对于不自主的婚姻、人口拐卖乃至侵犯人身权利等现象,要有正确的认识。

编辑:何起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