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红领巾奖章’四星章”“特区模范少年”“优秀气象员”“最美朗读者”“阅读达人”“小小演讲家”“垃圾分类金牌小义工”……这些都是福田学子董依晨的“别名”,最近她还新得了另一个称号——“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
近日,成长的榜样——宋庆龄奖学金颁奖活动在上海宝山举行,此奖项是义务教育阶段唯一的国家奖学金。广东省共有84名学生入选了宋庆龄奖学金名单,深圳占了7名,而曾就读于深圳市福田区石厦学校九年级(10)班的董依晨就是其中一员,她还是深圳市本次获得宋庆龄奖学金的唯一九年级生。
值得一提的是,董依晨曾于2023年参加了由福田区教育局、南方都市报联合主办的福田少年行系列主题活动,成为“绿水青山守护团”中的一员,走入广东省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深度调研,与同学们一起就“基于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深圳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这一课题形成报告和方案。今年4月,她又参加了“大国有故事 深圳少年行”系列主题活动之校园主题分享会,走上讲台,以“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如何相联系”为主题,为同学们分享成长经历。她正在将“正能量”的圳少年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同龄人。
全能型选手: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
初中三年,董依晨就读于福田区石厦学校,在学习上她自己的一套方法,并连续15次获得“学习标兵”金奖,于今年考入了深圳中学。“二年级时,她就一手字典一手纸笔,自学汉字,虽慢却扎实;小学阶段,每逢生物课,她必每周实验,反复测试,形成笔记。”妈妈说董依晨在学习上很有专注力。
“校运会田径场赛道上、艺术节舞台上、学习经验交流会、假期义工服务现场,都有依晨充满活力的身影……”在老师眼里,董依晨是个自律的全能型选手。七年级军训前一天,董依晨参加训练脚踝意外受伤,没能参加军训。在家休养期间,她每天严格按照部队作息时间表:学习国防知识、写通讯稿、叠军被、练军姿,甚至用平板放音乐,自己在家进行了一次严肃认真、别开生面的升旗仪式……
而这样的全能型选手离不开父母的培养。小时候父母就陪董依晨做各种尝试:舞蹈、演讲、钢琴、书法、绘画、围棋等等,带领她挖掘无限可能性。“有放弃有坚持,慢慢地,我更专注于我所爱的。”董依晨坚持最久的当属中国舞,三岁半就开始练,这一跳就是十年。尽管父母其间一度担心她无法平衡训练与学习,但董依晨却从未耽误过学习,“很庆幸,我的学习生活一直是有趣的。”
而深厚的舞蹈功底,也让她此后多次在舞蹈表演中获奖:2018年在海外桃李杯第八届国际舞蹈大赛中获“特等奖”,2021年获独舞《爱莲说》获得桃李杯“表演金奖”,2022年获福田区中小学生“五独”比赛“独舞”类节目一等奖。
董依晨还练得一口流利的英文口语,她曾参加第五、第六、第七届深圳市中小学生英语演讲与辩论大赛,先后三次获得初中演讲组一等奖、初中写作三等奖、优秀朗读奖。而这也得益于妈妈从小陪读英文绘本的习惯,加上每周与外教进行口语练习,董依晨的英语水平也就自然提升了。
以身作则:关注生态 建设家乡
“生于斯,长于斯,扎根于斯,深圳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缔造了我与家乡深圳难以割舍的情感。”董依晨有个小小的梦想:让更多人关注家乡环境保护,参与共建美好自然生态。
小学时,董依晨在石厦学校气象站服务全体师生,那时她是“气象员”。每天她都提早到校,通过认真监测,记录并报道当日天气。基于监测数据,她整理完成了她的第一篇获奖科技论文《天气报告》,荣获了“优秀气象员”称号。
“我在调研中第一次真正读懂了红树”,2023年暑假董依晨参加了福田少年行系列主题活动调研团“绿水青山守护团”。她深入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等地调研:对自然保护区的水质、植物等标本进行采集并进入实验室观察;脚步丈量“绿色长城”,系统学习红树林生态。这次她才知道“红树是海岸的战士,护卫岸堤、滤浊成清。对深圳来说,红树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刚强坚毅,朴素踏实,无私忘我,竞争上流,红树与鹏城同在、共生共荣。”
董依晨还关注到了以树林为栖息地的鸟类,于是针对了解到的鸟类保护难题和鸟类保护现状提出未来保护设想:针对玻璃鸟撞问题,可采取紫外线玻璃或大厦外部贴花纹贴纸等手段引起鸟类视觉注意;积极应对外来入侵生物,通过创新基因技术培育优质红树品种,丰富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优化基围鱼塘改造,吸引更多的鸟类“访客”到来……她期望自己能为保护绿水青山提出一份“少年方案”。
回答“青春何为”:敢于奉献,乐于助人
“爱福田、爱深圳、爱祖国的深厚情感,需要我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激发强化”。董依晨心里还有一份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青春志向,于是她从做志愿者开始了行动。
2019年,福田区创建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城区工作正式启动,那时起,董依晨就通过培训了解深圳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明晰垃圾分类督导员的职责,成为了较早的“垃圾分类金牌小义工”,发挥引领垃圾分类的示范作用。她还是福田区消防志愿服务大队的志愿者,为做好消防安全的服务工作,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她投入模拟实践演练,走进商户,走进市民,面对面讲解消防知识,邀请市民亲身体验流动消防车,体验火灾的应急处理。
一次,她在社区做志愿者时发现,老人对手机等智能化设备操作不熟悉,身上有小病小痛想要网上挂号时常常只能干着急。董依晨便耐心安抚老人情绪,再轻点屏幕一步一步演示,为老人们讲解如何进入预约页面、填写个人信息。经过多次尝试与指导,她终于帮老人成功预约。“当他们露出笑容那一刻,我心中也特别温暖。”董依晨说。
而今年,已经是董依晨成为志愿者的第5年了。未来,她还想继续用知识的笔,用最美的微笑,温暖需要帮助的人们。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这是董依晨最喜欢的一句话,她希望自己同名字“依晨”一样,像晨光,积极阳光,求真求实,踏实可靠,把所学所爱与家乡建设紧密连接,以十二分的热情投身到未来的每一天。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韦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