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的普遍易感性特点,使得病毒往往会对人们(不论男女)实施无差别攻击并危及健康。人乳头瘤病毒,也就是HPV病毒正是这样,它的长期、持续性感染会大大提升女性罹患子宫颈癌的风险;HPV病毒的不同亚型同样危及男性群体健康,可导致经性传播的生殖器疣的发生,更是一部分肛门癌、口腔癌的主要诱因之一。
近日,我国首次批准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应用于9-26岁男性接种。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在HPV防控策略上的重大调整,更是对全人群健康保护的进一步延伸。在此背景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于2月8日举办了“HPV男女共防计划”区域媒体圆桌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HPV疫苗接种工作全面、大规模展开,为构建性别平等的健康防线迈出了坚实一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院长周文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妇产科学科带头人尧良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保健科主任、广东省特需人群接种门诊主任、广东省成人接种门诊主任胡丹丹,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皮肤三科主任杨立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何勉,广州市天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蔡文锋、广州市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陆剑云和广州市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朱慧明出席活动,共同探讨“HPV男女共防计划”对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等话题。
澳大利亚男女同防HPV
有望“消除”子宫颈癌等健康威胁
来自公共卫生领域的权威研究发现,人类罹患癌症的主要因素中,约有八成是基因因素所致,而两成则和反复持续的感染密切相关。也正是基于这些发现,在人类开发出系统的针对HPV病毒感染的疫苗后,女性子宫颈癌(其发病机理就和长期持续的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有关)成了一种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的疾病。
据悉,通过亲密接触传播的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已知会导致大多数宫颈癌,以及一些口腔癌和喉癌以及肛门和生殖器区域的癌症。这一类病毒潜伏在皮肤或黏膜表面下的基底细胞中,有超过100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其中许多在人体内无害。
从2006年开始,澳大利亚就开始对适龄女性群体推广免费的HPV疫苗接种工作,随后更是延伸到了适龄男性群体。通过近20年的努力,研究发现,当90%的适龄人群进行了HPV疫苗接种后,该国的女性群体的子宫颈癌发生率已经观察到大幅度降低的结果。而最新的研究结果则发现,疫苗接种还能起到预防孕妇早产的风险。
胡丹丹教授告诉南都记者,澳大利亚在全球范围比较早就推广HPV疫苗免费接种计划,自2007年实施计划免疫以来,澳大利亚的HPV疫苗接种率显著提高,截至2021年,86%的女孩和80%的男孩在15岁前完成了HPV疫苗接种。研究显示,接种计划显著降低了年轻女性的生殖器疣和宫颈癌前病变(CIN)发生率。例如,18-35岁女性中HPV相关高危型感染率下降了92%,生殖器疣发病率下降了59%。所以,澳大利亚将会成为全球第一个消除子宫颈癌的国家。
澳大利亚自2013年起,将接种对象扩展至14至15岁的男孩,以实现“男女共防”策略,对于降低HPV感染率并减少宫颈癌等疾病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HPV疫苗现在有了男性的适应症,可真正推进‘男女共防’,这对于加快消除宫颈癌、减少HPV感染对男性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HPV并非女性“专属”
全球三成男性感染过HPV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举行活动的同期,不少男性市民井然有序地排队等候接种,24岁的市民朱先生满怀感慨地分享了接种HPV疫苗的体验:“很开心我能够作为节后首批男性接种者来接种HPV疫苗!我之前也一直关注着HPV疫苗,在知道男性也可以接种后,我就立刻在官方平台上进行了预约。在决定接种之前,我通过多方渠道了解HPV感染及HPV疫苗的相关知识,知道了HPV感染不仅跟女性群体有关,男性同样需要面对HPV的感染风险和相关疾病威胁,因此接种HPV疫苗对男性而言非常有必要,一方面可以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家人。”
相较女性而言,男性HPV感染很少被关注。但其实在全球范围内,男性生殖器HPV感染率高于女性。尧良清副院长分享了男女共防HPV的必要性。“作为引起宫颈癌的主要风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都和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有关。此前,大众更多了解的是HPV感染对于女性群体的危害,男性HPV感染很少被关注。但其实,男性和女性群体同样会面临HPV感染所带来的疾病威胁。”
与会专家告诉南都记者,HPV是一种无包膜DNA病毒,主要通过性生活或密切接触传播。性活跃男性感染HPV风险更高,包茎、包皮过长、同性性行为、艾滋病毒感染也是男性感染HPV的高危因素。男性HPV感染率并不亚于女性。2023年《柳叶刀》子刊报道,15岁以上人群中,全球31%男性感染过生殖器HPV亚型,21%感染过高危或致癌HPV亚型,其中最常见的是HPV16和HPV6,感染率分别为5%和4%。
全球不同地区,男性感染HPV的主要亚型也有所不同,如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HPV6感染率第一,HPV16排行第二。25-29岁男性群体是感染高峰,男性感染HPV后清除的中位时间为5.9个月,75%的感染在12个月内清除。HPV感染也对男性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感染低危型HPV(如HPV6、HPV11)可能引起尖锐湿疣,俗称“长菜花”,这些疣体常出现在生殖器、肛周、会阴,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而高危型HPV(如HPV16)感染可诱发咽喉癌、口腔癌、阴茎癌、肛门癌等。2019年,全球有7万例男性癌症是由HPV感染导致。每年因HPV感染引起男性患癌数量是女性患癌数量11%。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PV感染会导致精液质量降低,影响男性生育力,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勉主任在采访中表示:“HPV感染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持续感染高危型别的HPV不仅可能导致宫颈癌,还可引发男性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如引起肛门癌及癌前病变等多种疾病。”
杨立刚主任也在采访中表示:“HPV也是常见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的病原体。一些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困难,容易复发。”
预防HPV感染,男女共防成趋势
作为HPV的重要携带者,男性不仅自身面临健康风险,感染HPV后还可能将病毒传播给伴侣,增加女性宫颈病变的风险。广州市各区疾控部门也在通过加强宣教,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来切实降低HPV感染带来的影响。
陆剑云主任表示:“HPV感染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接种疫苗是预防宫颈癌和其他HPV相关疾病包括癌症的最佳方法。国外多项研究表明,相比仅限于女性接种,男女共防策略能显著降低HPV感染率,减少筛查和治疗成本,并在更短时间内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也是实现群体免疫的关键方向。这既符合公平原则,也能有效降低社会整体医疗负担。”
朱慧明主任表示:“近期,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为了进一步响应WHO《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的‘90-70-90’的阶段性目标,也积极呼吁各个国家早日采取男女共防的疫苗接种计划,向适龄男孩、女孩同等推广HPV疫苗,以扩大疫苗接种覆盖人群,最大化提升群体免疫效果。我们建议男性女性都应该接种HPV疫苗,共同努力,同防同治,降低全人群HPV感染率和相关疾病负担,携手构筑起一道更加坚固的HPV免疫防线。”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